闭壳龟家族是龟类中的明星,它们颜值高而且互动好,其中更有一些品种极其稀有,而且身价不菲,成为多数龟友心目中的梦幻品种。为了保护这些美丽而稀有的动物,学术界对现有的闭壳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它们的遗传基因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得出了很多出人意料的结论。
闭壳龟属之争
首先针对闭壳龟这个概念,龟友们就有不少争论€€€€有的说黄缘、黄额属于盒龟属,而三线、金头这些才属于闭壳龟属,而锯缘不应该是闭壳龟的范畴…….首先我们先把“闭壳龟”这个概念梳理一下,看看学术界目前怎么定义闭壳龟的。
地龟科(Geoemydidae)是龟鳖目动物中种类最多、表型变异最大的一个自然类群,通常被分为25属,约有60多种,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分布在欧洲的西南部、北非和拉丁美洲。地龟科中腹甲中部以韧带相连、具有闭壳结构的有5个属:盒龟属(Cistoclemmys)、闭壳龟属(Cuora)、齿缘龟属(Cyclemys)、果龟属(Notochelys)和锯缘龟属(Pyxidea),这些龟被称为亚洲盒龟,目前对这些龟的系统学关系已经从形态学性状、染色体性状和分子系统学等方面进行过大量的研究。然而关于它们是否为单系起源以及闭壳龟属、盒龟属和锯缘龟属的关系问题尚存在争论。
吴平等利用线粒体12S rRNA基因序列研究了闭壳龟类的系统进化以及闭壳龟属的分类学问题,认为地龟科中的闭壳龟类应该分为4属,将盒龟属归入闭壳龟属且与锯缘龟属互为姐妹群;Yasukawa等依据形态学特征前列建议采用5个属划分;而 Honda M等结合线粒体DNA12S和16SrRNA基因882bp序列数据,重建了广义Cuora属(Cuora sensu lato)的系统发生关系,建议将盒龟属和锯缘龟属并入闭壳龟属,这一分类结果被以后的学者广泛采用,即将盒龟属和锯缘龟属与闭壳龟属合并为Cuora,保留齿缘龟属和果龟属。
也就是说,目前闭壳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含了以下物种:
安布闭壳龟(C. amboinensis)
金头闭壳龟(C. aurocapitata)
丽圆闭壳龟(C. cyclornata)
黄缘闭壳龟(C. flavomarginata)
黄额闭壳龟(C. galbinifrons)
百色闭壳龟(C. mccordi)
潘氏闭壳龟(C. pani)
三线闭壳龟(C. trifasciata)
云南闭壳龟(C. yunnanensis)
周氏闭壳龟(C. zhoui)
锯缘闭壳龟(C. mouhotii)
其中丽圆闭壳龟指的就是越南三线,目前它是否是一个独立的物种目前还有争论;盒龟的概念有的地方仍然还在使用;有的地方仍然把锯缘归为单独的属;我们这里就采用目前学术界广泛采用的广义闭壳龟的概念来定义它们。
闭壳龟的自然杂交
在自然界中,闭壳龟与很多本地的其他龟种产生自然的杂交现象,产生出一些杂交个体,在养殖场中,人工的杂交现象就更多了,为了保护这些物种,一定要控制杂交的范围,不要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大规模杂交,最终导致原种基因被彻底混合。
琼崖闭壳龟(C. serrata)最初被认为是黄额闭壳龟的亚种后来被提升为物种层级,但其实是锯缘及黄额的杂交。
其他闭壳龟属的杂交也存在,包括与艾氏拟水龟的杂交(三线闭壳龟与黄喉拟水龟的杂交)。
几个关键概念
由于目前针对闭壳龟亲缘的研究都是基于基因分析技术,因此这里先说几个基本概念:
线粒体基因(mtDNA)€€€€Mitochondrial DNA的缩写,是承载线粒体遗传密码的物质。mtDNA表现为母系遗传,雄性线粒体只伴随此雄性生活一生,然后终结,不能遗传给后代。
核基因(nDNA)€€€€nuclear DNA的缩写,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即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也称为遗传因子,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核基因的遗传则符合遗传定律,即母系和父系各一半遗传给后代。
基因渗入(Introgression)€€€€在遗传学中,指两个基因库间的基因流动,通常是经过种间杂交产生。基因渗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可能需要许多代回交。
基因渗入不同于简单的杂交。基因渗入导致亲代基因的复杂混合物,而简单的杂交导致更均匀的物种混合,尤其在第一代杂交更为明显。
在闭壳龟的基因分析中,主要利用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的分析,然后综合得出各种闭壳龟的亲缘关系。
研究这些有啥用?
闭壳龟是非常珍稀的龟种,研究它们的亲缘关系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首先,保护物种基因的纯洁性是非常重要的,在不了解这些龟分类的情况下,人工繁殖往往采用无序的杂交,会导致一些龟种的基因彻底被混合和污染,最终这些龟种实际上会变得名存实亡,和灭绝没有什么区别了;另外,亲缘关系近似的龟,在生活习性,繁殖行为方面也有很多的相似性,研究这些对保育这些龟,提高饲养繁殖技术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67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