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凉的秋风吹拂着大地,月光如水银一般铺洒在田野间、村庄上,大地似蒙上了一层银色的面纱,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扶贫工作站公室的灯光依然明亮如炬……
      “你好,请问泥鳅在运输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呀?”大杨乡扶贫工作站王健是杨集村史玉虎的帮扶责任人。此刻,王健正打电话给她学习水产养殖的同学帮史玉虎咨询泥鳅的问题。
        史玉虎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落下了严重腿部残疾,丧失了外出务工能力。妻子马玲也只能在家照顾丈夫和孩子,无法分身外出,仅靠家中的几亩薄田肯定无法满足两个孩子上学和史玉虎的后期药费开销。当年,史玉虎一家申请成为了贫困户,村里在跟史玉虎和其妻子马玲商议之后,帮其办理了小额贷款5万元搞起了养殖鸭子。马玲是个不服输不怕苦不怕累的女人,在养活一家的重担落在她的肩头时,她没有害怕和退缩,起早贪黑,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慢慢让日子变得越来越好起来。王健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大杨乡扶贫工作站工作并成为了史玉虎一家的帮扶人。她刚到这一家时就被马玲的坚强打动了,两人很快成为了朋友,王健也不时的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就在这眼看着日子平平稳稳、越过越红火的时刻,因为环保问题鸭棚要拆除了……以后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史玉虎一家毫无头绪,迷惘至极。
       王健了解到史玉虎家的这种情况后,立即上门安慰并努力寻找其他致富门路。这才让史玉虎和马玲重新振作了起来。
       还记得王健那段时间,天天抱着手机找致富渠道。最终帮马玲发现了养泥鳅的致富路。这个既环保,又有着技术要求低、养殖投入小、效益好等特点。
       于是在跟史玉虎一家商量后,说干就干,王健亲自联系厂家让马玲到江苏省连云港实地考察。在考察之后,实现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这就能解决养殖户的大部分后顾之忧。当天,挖养殖塘子的挖掘机就开到了田头。一个月后,几十万只泥鳅种苗顺利投放。
        如今,史玉虎家的3亩泥鳅养殖塘里的泥鳅生长良好,很快泥鳅便可以出水销售了。
挂了电话,王健告诉我:“虽然泥鳅长的很好,但是一天不卖出去换成实实在在的收入都不能掉以轻心,过两天要来装车,我得提前问好注意事项,早做准备,免得到时出什么意外状况,对史玉虎一家来说这些可真都是血汗钱、救命钱!”
       现在,经过马玲的辛勤劳作,还有我们帮扶干部的无私帮扶,史玉虎一家终于顺利脱贫走上了致富路。
人穷心不能穷,扶贫道路上贫困户和一线扶贫战士共同挥洒的汗水终会结出丰硕的成果,充实他们的房屋、心灵。(出处:泗县扶贫局 贾宝强)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139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