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氨氮亚盐的问题。互联网上氨氮亚盐的文章及视频一大堆,都是只针对氨氮亚盐的具体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我认为不够全面,没有从宏观上去分析它。
池塘氨氮亚盐的出现,客观上是由于氮循环通路不畅导致的氮的堆积。但从主观上分析,氨氮亚盐的产生是整个池塘生态系统出现紊乱的外在表现之一。养殖系统中的参与者包括,池塘配套、水、人、菌藻浮游动植物、养殖动物和池底,都是氨氮亚盐产生和分解的重要参与者。让我们把思路放宽一点,来分析一下这六大因素是怎么影响到氨氮亚盐的。
一、池塘配套。虽然池塘配套属于外部条件,但却是先决条件,其中包括排污换水的能力,增氧的能力,应对天气、温度、盐度和光照变化的能力。配套条件越好,产生氨氮亚盐的机会越少,处理氨氮亚盐的压力越小。
二、水源及水质的属性。充足的水源和适合养殖动物需求的水质属性,是水质指标稳定的保证,也是养殖成功的保证。充足的水源,合适的水质属性,能改善池塘养殖条件,减少氨氮亚盐产生的机会,降低氨氮亚盐的毒性。
三、人类不合理的投喂,投喂质量差的饵料。不合理的施肥,施不易吸收营养不全面,污染大的肥。不合理的使用产品,使用的时间、方法、用量不对,使用质量差,污染大的产品。不合理的使用消杀产品,导致系统紊乱。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池塘生态平衡,增加氨氮亚盐产生的机会。
四、菌藻浮游动植物。低产靠藻,高产靠菌。藻类是在有光照养殖模式下,氨氮亚盐的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是低密度养殖的关键点。藻类的种类,数量和活力都会影响整个养殖系统,而且因为藻类的庞大数量,对氨氮亚盐的产生和消除意义重大。 
菌类是高密度养殖的保证,不管是池塘土著菌还是外来菌,自氧菌还是异养菌,水体中最重要的分解者就是菌类。氮循环的不畅就是菌类分解不畅,分解不畅的原因就是菌类与整个养殖系统之间互相作用出现了问题,阻碍或降低了菌类的作用,菌不畅,则系统不畅。 
浮游动植物过多过少,都会影响整个系统。控制浮游动植物在合适的时间,有合适的数量,和合理的组成结构,池塘生态系统就会稳定,产生氨氮亚盐的机会就会减少。
五、养殖动物。养殖动物是养殖系统中的消费者,也是氨氮亚盐的生产者。养殖动物受两方面的影响,①是苗种的质量,质量差的苗种会产生非常多的养殖问题,严重增加养殖难度和延长养殖进度,是池塘中不稳定因素,必定会产生更多的氨氮亚盐。②养殖条件差,动物体质差,消化吸收率下降,产生更多的残饵粪便,产生更多的氨氮,亚盐。
六、池底。池底是营养和垃圾的聚集地。池底的影响力大小,取决于能不能排污,和池底的材质。不同的池底条件,决定了不同的养殖模式和养殖方法。池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的关键是溶氧,溶氧决定了池底是发挥正能量,还是发挥负能量。池底的溶氧受养殖条件,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水平的影响。条件好的池底压力小,养殖模式正确,养殖烦恼少,只有养殖技术但养殖条件不好,模式不对,不光费力,成效还会很小。
上面六项处理不好,都会导致氨氮亚盐的产生,那我们处理的理念和思路又是什么呢?
一、开流节源。就是科学合理的减少氮的流入量,增加流出量。主要看池塘条件和养殖技术水平。
二、根据池塘条件,水质条件,配套条件,技术水平高低来合理设计养殖规划,什么样的条件,出什么样的产量,这是成正比的。贪可以,但是得有贪的条件,有贪的资本。
三、养殖中的这六大因素,处理起来环环相扣,错综复杂。出现单项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往往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只能选择退而求其次的方案,因为要照顾到整个池塘系统的稳定,稳定压倒一切。木桶理论就是如此,不怕整体能力不高,就怕单项能力太差。
问题分析完了,思路有了,操作就看人了。其实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问题由人而生,也要由人而解,人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欲望与现实的差距。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尽量减少问题的发生。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预防为主。一旦出现问题,只要静下心来分析问题,以稳定池塘生态系统为原则,取舍之间谋利润。
最后,愿大家,轻轻松松养殖,心平气和发财。
作者:郭东升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101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