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游水族-淡水观赏鳌虾、水族观赏宠物小龙虾饲养、繁殖经验!

特别提醒:本站诚邀鳌虾爱好者投稿或成为本站写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水产快讯 » 宁夏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助农增收

宁夏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助农增收

作者:尘风发布:2022-04-12 0:58:32阅读:686次

  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鱼菜共生”模式实现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间的生态平衡。

  4月2日,记者走进宁夏石嘴山市星海镇枣香村,一排排农业大棚很是显眼。走进棚内,只见一个大水池内鱼翔浅底,成群的鲈鱼悠然嬉戏,不远处种植的西红柿长势喜人,一派生机盎然。

  “这里养鱼不用换水,种菜不用土和肥,秘诀就在于‘鱼菜共生’,既节约成本,又提高了效益。”枣香村驻村第一书记、高级水产工程师孙武说,“鱼菜共生”模式实现了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的生态平衡,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是真正的可持续、循环型、无污染、无公害、零排放。

  “能吃能拉的鱼类最受欢迎,能给蔬菜提供充足的养分。”孙武向记者解释,原来鱼有两种排泄物,一种是看不见的氨水,通过鱼的鳃排出,另一种是固体,也就是人们能看见的鱼便,两者都不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而“鱼菜共生”模式中,鱼池通过管道连着过滤槽,水体经过物理过滤和生物过滤两道关,排泄物转化成了硝酸盐类物质,成了种菜的“营养液”,养鱼水经过过滤和微生物分解,作为肥料提供给蔬菜,被蔬菜吸收过滤后的干净的水,又流回鱼池供鱼生长。

  指着眼前的温棚,孙武向记者介绍,温棚占地720平方米,其中鱼池高1.5米,直径8米,1年养1.5到2季鱼,1季可养2500公斤左右的成鱼;棚内一年种植2茬蔬菜,1茬菜4000公斤至5000公斤,单棚单季效益4万元左右。“‘鱼菜共生’项目养出来的鱼,肉质更紧实,味道更鲜美;而用养鱼水种菜,菜的营养更丰富,品质更健康,我们的绿色农产品根本不愁卖!”

  2021年年底,枣香村建成首期“鱼菜共生”设施温棚20栋,今年将新建15栋设施温棚。枣香村的“鱼菜共生”只是宁夏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从探索创新出的“设施养鱼+稻渔共作”等多种生态循环综合种养新模式,实现亩产收益“千斤稻、千斤鱼、万元钱”;开发鲜活产品加工、预制即食菜肴、方便休闲食品等各类加工产品,生产螺旋藻等高端绿色食品,提升产品附加值……近年来,宁夏立足渔业资源禀赋,坚守渔业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质量安全底线,突出调整优化渔业结构,实现渔业高质高效、渔民增产增收。

  宁夏水产养殖始于1955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目前已发展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和水产品集散中心。2021年,全区渔业面积稳定在50万亩,其中水产养殖面积达35万亩,水产品产量16.6万吨;人均水产品占有量22.9公斤,是西北五省区平均值的4倍多,位居西北五省区之首;从渔农民人均纯收入16702元,高出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上;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47亿元。

  “十四五”期间,宁夏渔业将按照“常规品种提质增效,优新品种扩量增收”的思路,加快调整养殖品种结构,主要推广鲤鱼、草鱼2个常规品种和斑点叉尾t、鲈鱼、河蟹3个优新品种,因地制宜发展黄河鲶鱼、南美白对等其他品种;加快转变生产方式,重点推广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宽沟深槽与“设施养鱼+稻渔共作”综合种养、渔菜生态种养、盐碱地(水)养殖4项生态养殖技术模式,以及休闲垂钓渔业、流通加工业2种产业链条延伸模式。完成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和调查,查清原种、地方品系、新品种和引进种的种类、群体数量、区域分布和保护利用等情况,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记者&nbsp张瑛)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96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