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鱼病多发的季节,做好春季鱼病的防治工作能够为全年水产养殖成功奠定坚实基础。进入春季,水霉病、赤皮病、竖鳞病、肠炎病等疾病高发,很多养殖户由于没有掌握上述几种疾病的具体流行特点,没有制定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控,造成养殖鱼的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经济损失,因此要积极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工作,掌握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以确保发病之后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及时防控,提高防控效果,降低经济损失。
一、春季鱼病的特点
1.鱼体损伤。由于分塘、放养等操作造成鱼体损伤,为细菌侵入开辟了通道。这类鱼病主要有水霉病、竖鳞病和烂鳃病,另外赤皮病、打印病也会发生。
2.体质较弱。春季鱼种经过越冬体质较弱,而此时某些寄生虫大量滋生,会侵袭养殖鱼,其途径之一就是侵入鱼鳃引起发炎,鳃丝腐烂。
二、春季鱼病预防措施
1.保证水体溶氧。阴雨天或天气突变要及时开启增氧机,或备好增氧剂,视天气情况提前施用,以防缺氧引起水质突变和泛池。
2.鱼苗在出塘运输、放养时,应尽量避免机械损伤。购买苗种时,要选择体质健壮、活动能力强、规格整齐的苗种。入池前应用药物消毒,一般用食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方可入池。
3.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降低养殖密度,增加养殖空间,改善养殖环境。
4.投喂营养全面的饲料,切记不要投喂霉变质劣的饲料,投喂量控制在2小时内吃完为宜,防止残饵腐败水质。
5.定期改底,每10~15天为1个周期,具体视池塘情况而定,生物分解底改和氧化型底改产品交替使用,保持良好的底部环境,不给寄生虫提供生存环境,可有效防止寄生虫大量滋生。
三、水霉病
1.流行原因。水霉病是由于淡水鱼在拉网、冻伤等因素影响下造成鱼体表损伤而感染水霉菌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致病菌在水体中广泛存在,属于条件性致病菌。水霉菌在侵入机体之后会进行有性繁殖,形成白色的絮状物,附着在鱼的体表,鱼烦躁不安,摄食欲望下降,不能正常活动,免疫力逐步下降,很容易诱发其他传染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鱼很容易因为体质衰弱而死。
2.预防措施。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可减少此疾病的发生。在捕捞、放苗过程中要小心操作,勿使鱼体受伤,并采用合理的放养密度。经长途运输的鱼种在放养前用 2%~3%食盐水或消毒剂进行消毒。
四、赤皮病
1.流行原因。赤皮病的发生、流行与水霉病十分相似,通常是因为拉网、冻伤等因素造成鱼体表存在损伤而感染了荧光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同样属于条件致病菌,在水体中广泛存在,当鱼体表不存在损伤时,通常不会出现感染情况。若鱼体表存在明显的损伤,致病菌就会通过损伤部位进入机体当中大量繁殖,产生临床症状。鱼感染该致病菌后,体表会严重充血、发炎,鱼鳞脱落,鳍部组织被严重破坏,形成“扫帚”状。发病严重时在患病鱼鳞片脱落的位置和鳍腐烂的地方会寄生大量水霉菌,造成更为严重的临床症状,致死率更高。该种疾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鲫鱼等。
2.防治措施。鱼苗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鱼体损伤,在池塘放养之前应做好鱼体表损伤检查工作。在鱼苗放养之前可以选择使用含碘消毒剂充分浸洗鱼体30分钟。当池塘中鱼出现发病情况时,可以选择使用含碘消毒剂全池泼洒。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96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