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桂平3月7日电 3月5日,天气晴朗,走进广西桂平市南木镇维军生态农业产业园,一望无际的稻田映入眼帘,工作人员正在忙着捕捞成品小龙虾,现场一片热火。
如今南木镇许多村民们通过稻虾综合养殖,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一田双用发展生态农业
桂平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北回归线贯穿全境,气候温和,水域资源丰富,降雨量充沛,为反季节小龙虾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因地制宜,南木镇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条件,致力于推进稻田综合种养,与生态农业公司进行合作,开展稻虾综合养殖,积极打造本地乡村振兴新品牌。
工作人员正在捕捞成品小龙虾。刘超扬摄
“开展稻虾综合养殖有力解决了稻田撂荒闲置和‘非粮化’等问题,让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南木镇人大主席黄学深介绍,这种养殖发展方式实现了一地双业、一水双用、一田双收。
“我们虾塘的建设规模有1680亩,有30户农户跟公司一起合作,2021年至2022年,公司的产值与农户的产值加起来超过了150万公斤。”广西桂平维军生态农业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薛维健说。
同样,在桂平市石咀镇旺龙村通过稻虾综合种养村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我们稻虾基地采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低洼低效内涝地得到充分利用,有效解决了土地产值低问题。”石咀镇党委书记李明贤介绍,稻虾田不但有效保护了生态,收益也十分可观,每亩稻虾田年产小龙虾约400斤,稻虾米约500斤,产值达15000元。
完善的服务让村民安心养殖
好效益离不开好的管理模式和服务。南木镇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开展稻虾综合种养,由公司供应苗种和技术,农户开展冬闲田养殖,再通过公司完成商品虾的回收和外销,不仅节约了稻田工程建设成本,减少了土地流转难度,还解决了农户的销售难题,让农户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发展种养。
“销售的问题由公司来解决,我们只管安心养好小龙虾,少了很多烦恼。”村民高树安感叹。
此外,通过开展错季繁育,南木镇稻虾综合种养将小龙虾上市高峰期调整到11月至次年4月,填补了华南地区小龙虾市场供给空白和北方冬春季节性市场供给的稀缺,进一步提高了利润。
农户张国华说:“现在一共有300亩,与以前单一种植水稻相比,稻虾综合养殖促进了增收,以后打算继续扩大种养殖面积。”
政府负责,企业用心,农户有信心,稻虾共养让桂平市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目前,桂平市已经签订意向流转协议31720亩稻虾田,已开挖虾沟完工的有21562亩,已投放虾种面积7000亩,投放虾种39万斤。
创新模式促进综合养殖发展
村民收益增加,稻虾综合养殖成效得到显现。
但难题也随之出现。由于广西的地理条件限制,稻虾综合养殖需对稻田进行改造,改造后的田块偏小,围沟占比很容易超过10%,而双季稻高产稻田的围沟建设非常敏感,极易影响到水稻产量。
稻虾田。维军生态农业产业园供图
为推进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南木镇针对桂平市生态环境特点,将维军生态农业产业园探索出的“平养模式”运用到稻虾综合种养中。平养模式建设时无需开挖围沟,只对田埂进行适当加高改造,保证水稻种植面积不减少,又适合小龙虾生长,有效地规避了这一难题。
“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出平养模式,这种模式比外地引进的环沟养殖产量提高三分之一,亩产达1.8万元以上。”薛维健介绍。
难题迎刃而解,好模式值得推广和借鉴。
“稻虾综合种养采取平养模式,既减少对农田的影响,且地块大小均宜,降低改造成本,又能增产增收,只要水源保证,各类农田都可种养,今后,我们要把这种模式在全市推广,扩大综合种养面积,给广大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桂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曹晓波说。(黄子婧 刘超扬)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75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