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ifish水族观赏鱼
作者:王忠敬(Flair Wang)(台湾)
如果你走进北京十里河或广州花地湾花鸟虫鱼市场的鱼铺里,有时会发现一些长相和一般常见的灯鱼不太一样的小型鱼类:除了那上翘的胸鳍显得格外突出醒目外,又好像说不上来有哪里不一样?仔细比对一下,啊!原来这种鱼€€有两个背鳍!
重点来了!这类拥有双背鳍、又喜欢巡泳于中上水层的小型鱼,就是本文要介绍的重点鱼只€€€€蓝眼类彩虹鱼(blue-eyes rainbow fishes)!
说到€€蓝眼类€€这个名词,大家可能会觉得有些陌生,但是如果提到「珍珠燕子」或「霓虹燕子」,可能就会有点印象了吧?由于€€们的第一背鳍和腹鳍上常具有飘逸如羽翼般的延伸鳍条,因此在中文俗称上往往以某某€€燕子€€来称呼小型蓝眼类彩虹鱼。当然你可能会问,有两个背鳍的淡水鱼都是彩虹鱼吗?其实另外像是虾虎或塘鳢这个家族的鱼类也同样具有双背鳍,只是€€们多半栖息在水底或中下水层,且在分类上并不属于彩虹鱼的范畴。
什么是彩虹鱼?
所谓的「彩虹鱼(Rainbow fishes)」是一群目前在分类学上属于银汉鱼目(Atheriniformes)底下的鱼类。该目底下共有9个科,当中拥有最多鱼种数的科别就属黑带银汉鱼科(Melanotaeniidae)和鲻银汉鱼科(Pseudomugilidae)了,而这两科鱼类也是目前观赏鱼市场上流通数量最多的鱼种!黑带银汉鱼科鱼类体型较大,体长多半在6~18公分之间,中文名常以€€美人€€称之;至于鲻银汉鱼科鱼类,由于皆具有水蓝色的闪亮虹膜,因此被称为蓝眼类(blue-eyes),即中文名为€€燕子€€的鱼类,€€们的体型娇小,多半仅有3~5公分左右。
此外,还有一些在分类上非属黑带银汉鱼科与鲻银汉鱼科的鱼类,例如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苏拉维西岛的沼银汉鱼科(Telmatherinidae)鱼类-七彩霓虹(Marosatherina ladigesi)、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皮杜银汉鱼科(Bedotiidae)鱼类-马达加斯加美人(Bedotia madagascariensis)等,在水族市场中都被归类在彩虹鱼的行列中。
而本文所要介绍的蓝眼类彩虹鱼,原本其实是被归类在黑带银汉鱼科下的鲻银汉鱼属(Pseudomugil)中,直到公元1989年,B. Saeed、W. Ivantsoff与G.R. Allen重新检视彩虹鱼的分类状态后,才把原本置于黑带银汉鱼科中的鲻银汉鱼属独立出来并提升至鲻银汉鱼科中,其中该科下除了目前拥有种类最多的鲻银汉鱼属外,还有丘那银汉鱼属(Kiunga)以及拟鲻银汉鱼属(Scaturiginichthys)这两个小属。
地球板块漂移的证据
▲两亿年前的世界地图
不论是俗称€€美人€€的黑带银汉鱼科或是俗称€€燕子€€的鲻银汉鱼科彩虹鱼,€€们均分布在现今的澳洲与新几内亚;沼银汉鱼科仅分布在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苏拉维西;皮杜银汉鱼科则分布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这些相似鱼种的地理分布,被认为是支持大陆板块漂移说的生物地理学证据。
早在十亿年前,地球上最主要的大陆为俗称€€超级大陆€€的冈瓦纳大陆(Gondwana),在约六千万年前包括南美洲、非洲、纽西兰和印度等大陆从冈瓦讷大陆中陆续分离出来,而澳洲与南极洲则在约五千至六千万年前才自超级大陆中分开。就在澳洲与南极洲分开、独自往北移动的同时,新几内亚也自澳洲北方脱离,因此现今大部分的新几内亚区域其实最早是来自于澳洲大陆的北方。由此可证,彩虹鱼的祖先原本均生活在冈瓦纳大陆上,之后才随着大陆板块的移动,最后被隔离在现今的分布地。
▲雄鱼缩着鱼鳍挨着雌鱼求偶
很多鱼友因为看到日本热带鱼图鉴上,将彩虹鱼与汽水鱼以及其它鱼类放在一起介绍,而自然而然地将彩虹鱼与汽水鱼划上等号,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蓝眼类彩虹鱼鱼种众多,且地理分布形态和面积皆相当广泛,因此每种的生活栖地型态与气候并不完全相同,从静止的池沼、森林里的缓慢溪河乃至河口处的半淡咸水水域均有,就连所适应的水质也无法以一概全。
这也反映出在水族箱中进行饲养时,可能需要事前针对所欲饲养鱼种的不同,对水质、水流和环境布置上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不过,若是仅针对已长期流通在观赏水族市场中的人工繁育种类而言,一般的饲养管理方式即足以提供其舒适的环境。蓝眼类彩虹鱼的饲养重点除了须放在维持饲育水的洁净上外,中性、软至中等硬度的水质,则可符合大多数的蓝眼类鱼种的水质需求。
由于蓝眼类体型较小,也是微型水族箱适合的放养鱼种,不过€€们个性活泼、活力十足,因此水族箱尺寸建议至少在30~45cm以上。蓝眼类的原生环境中,也会出现许多的水生植物与沉木,因此十分建议将其饲养在水草造景缸中,看见€€们在水草丛间展示其美丽的体色及鱼鳍相当赏心悦目,而且€€们还能与其它温和的小型鱼相处融洽。一般而言,大部份蓝眼类的食欲均不差,对于各式饵料的接受度也颇大,因此较无驯饵上的问题。
蓝眼类的繁殖难度其实并不是太难,不过主要的问题是€€们的寿命普遍不长,多数种类平均仅有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的寿命,但在饲养良好的水族箱中也许可以延长一些寿命,另外€€们的成熟期相对其他小型灯鱼来得漫长,可能要半年到8个月才会达到性成熟阶段,然而鱼龄超过一年后,繁殖力又会开始下降,因此在这短短数个月的€€产季€€中,成熟个体会频繁出现一些求偶繁殖行为,像是雄鱼会将鱼鳍一张一缩并围绕着雌鱼追逐,并将其引诱至水草丛或鱼缸底部产卵。
如果想认真繁殖€€们,可以依照一雄多雌的比例将€€们饲养在一座小水族箱中,使用气举式过滤器来过滤水质,并在缸中放入€€鱼玩家繁殖€€鱼用的毛线拖把,每天检视一下拖把,如果发现鱼卵可将其单独移至另一个容器中打气孵化。另外如果你的水族箱够大且密植茂密的水草,€€们也会在鱼卵产在不被其它鱼类发现的水草丛间,直到某一天,你若突然发现水草缸中有不知名的小小鱼出现,你也不需要太惊讶了!
▲雄鱼推挤着雌鱼在沙地上产卵
蓝眼类彩虹鱼品种介绍
1、霓虹燕子 Pseudomugil furcatus
体长:5 cm
霓虹燕子可说是水族市场上最常见的蓝眼类,现身的历史也较为悠久。其拉丁种名「furcatus」为「叉状的」之意,意指€€们分叉的尾鳍型态。€€们原产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与之共栖的还有著名的小型美丽塘鳢€€€€七彩塘鳢(Tateurndina ocellicauda),虽然€€们在水族商业市场上是如此的普遍常见,但在原产地的分布却是相当局限的。
霓虹燕子的体色呈银灰又略带绿色色泽,除了腹鳍呈现全黄特征外,€€们各鳍鳍面为透明又带点黑色,不过在鳍缘却有着鲜明的鹅黄色色带,尾鳍上则顺着上下两叶出现黄色叉状色带。其原生地水温在24~28℃之间、pH为7~8之间、硬度则在100~250ppm间,虽然€€们体质强健且对各样的水质多能胜任愉快,但饲养时如使用中性偏碱且带有硬度的水质,相信€€们会更加喜欢。
2、珍珠燕子 Pseudomugil gertrudae
体长:3~4 cm
珍珠燕子是一种格外纤细娇小的蓝眼类,如同珍珠般洒落在鱼鳍上的黑色圆点,是€€们被称为€€珍珠€€燕子的由来。在外观特征上,雄鱼的前背鳍较为狭窄且鳍条末端拉尖;后背鳍则宽大圆润如风帆一般,而臀鳍和后背鳍同样具有类似的形状,最后于胸鳍末端的一抹鲜黄,更是替€€们增添了些许灵气!相反的雌鱼就完全不若雄鱼那般具有宽大飘逸的羽鳍,性别十分容易辨认。
珍珠燕子的分布广泛,北从新几内亚南部至澳洲的昆士兰(Queensland)都有分布,而各个不同地区所产的个体,在体色、斑点分布、甚至体型与鳍型上都有所差异,是分辨其不同族群的重要依据。然而一般市售的个体皆为累代繁殖的水族品系,体色主要为带有淡绿光泽的蜜黄色,其产地来源早已不可考。原生地水质范围很广,从很酸的软性黑水到高硬水的碱性水域都有分布,饲养并不困难。
3、阿鲁珍珠燕子 Pseudomugil gertrudae"Aru"
体长:4 cm
2011年新引进的阿鲁(Aru)产珍珠燕子,目前被认为是珍珠燕子(Pseudomugil gertrudae)分布在阿鲁群岛的一种地域型,之所以将€€们独立出来介绍,主要是因为€€们是目前珍珠燕子中较具有明确产地来源及型态表现的类型,体型稍大,其中还细分有阿鲁II型(Aru II)和阿鲁IV型(Aru IV)等品系。
€€们和一般珍珠燕子最大的差异在于臀鳍的第一根鳍条突出且格外延伸,长度甚至可以和延伸的腹鳍一较长短,很容易就能辨识,另外在体色上则以银蓝色为主,多数个体在各鳍鳍缘带有鹅黄色,且依照鱼鳍末端的色彩可以区分出黄色型和白色型两种色系。照养上同珍珠燕子。
4、血叉尾黄金燕子 Pseudomugil ivantsoffi
体长:3 cm
公元1999年由G. Allen与S.J. Renyaan发表命名,并在2011年首度输入的蓝眼类。黄中带红的体色,加上背部在某个角度所呈现出来的水蓝色光泽,让€€们成为近年来广受喜爱的小型彩虹鱼种。
本种分布于西巴布亚之堤米加地区(Timika-Tembagapuraregion)的艾夸河(Ajkwa River)、艾娃卡河(Iwaka River)与可庇河(Kopi River)流域,当地为雨林中流速缓慢、清澈但有带点单宁的小型黑水溪流,水质为24~28℃、pH6.7~7.8。而在该栖地中,同时有多种彩虹鱼共栖,包括新几内亚水晶燕子(Pseudomugil pellucidus)、蓝彩绿美人(Melanotaenia goldiei)、红线蓝美人(Melanotaenia ogilbyi)等。
5、新几内亚水晶燕子 Pseudomugil pellucidus
体长:4cm
新几内亚水晶燕子和血叉尾黄金燕子及下文所提到的橘子霓虹珍珠燕子是同时引进的种类。之所以被称为€€水晶€€燕子,主要是因为其全身近乎透明到可以清楚观察到€€的泳鳔、骨骼与肌肉,另外在体侧中央的纵在线、背鳍与尾鳍上,带有黄、橘或白色色彩。因此,本种以pellucidus为其种名(拉丁原意为清澈、透明之意)。
本种原产于堤米加地区的艾娃卡河与可庇河流域,因此跟前述的血叉尾黄金燕子等彩虹鱼为共栖。€€们属上层水域活动的鱼种,性喜干净且流动的水,饲养难度颇高,很容易肌肉发白而死亡。另外,新几内亚水晶燕子所产下的授精卵为呈现鲜艳的红色,让人印象深刻。
6、橘子霓虹珍珠燕子 Pseudomugil cf. paskai
体长:4 cm
本种和前述的血叉尾黄金燕子及新几内亚水晶燕子,同时于2011年下半年始被引进各国水族市场中,其名称十分多,包括Pseudomugil sp.€€Red neon€€、Pseudomugil cf. paskai、Pseudomugil iriani等。橘子霓虹珍珠燕子外型类似珍珠燕子(P. gertrudae),但体色为浓厚的橘红色泽,并且在背部有一道蓝色金属光泽延伸至尾鳍基部上方,是一只十分美丽的小型蓝眼类。目前此鱼的身分暂时普遍被认定为帕斯卡尔燕子(P. paskai)的相似种,真正的身份有待日后分类学家的鉴定。
7、太平洋燕子 Pseudomugil signifer
体长:5 cm
其实这种常见的小型蓝眼类多半被以「甜心燕子」之名贩卖,但事实上,真正的€€甜心€€燕子应是国外称为 Honey blue-eye 的 Pseudomugil mellis 才是,只是因大家积非成是所导致这样的结果。这里所介绍的 Pseudomugil signifer,英文俗名为「Pacific blue-eye」,因此中文名称应正名为「太平洋燕子」才是。太平洋蓝眼燕子主要分布在澳洲东岸,从南方的新南韦尔斯(New South Wales)到北方的约克角半岛(Cape York Peninsula)均有。
然而,经由基因比对的结果显示,因为地理环境上的隔离,甜心燕子也被伯德肯河(Burdekin)分为南北两大族群。市售的个体体色为银白、淡黄至鹅黄色不等;两个背鳍与臀鳍上下延伸拉尖、鳍面呈鹅黄至橘黄色、鳍缘为黑色、鳍尖则为白色。其栖息环境十分广泛,从淡水水域、红树林、甚至沿岸海水水域当中都有其踪影。
8、甜心燕子 Pseudomugil mellis
体长:4 cm
真正的甜心燕子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亲眼见过,因为据本人了解,这只著名却罕见的小型蓝眼类从未以正式管道进口过,甚至连在欧、美、日等水族先进国家境内也很少出现,本人所拍摄的鱼只是透过旅外朋友的协助所获得的人工繁殖个体,目前仅有极为少量的个体进入台湾和香港玩家手中,因此相当难能可贵。
过去以「甜心燕子」所售出的个体皆为太平洋燕子(Pseudomugil signifer),两者体色相近,不过甜心的体色更加浓郁,呈现鹅黄至柠檬黄不等,最大的差别在于第二背鳍与臀鳍的形状:由粗黑色框包覆的圆润鳍面,外带最外层所镶烙的一圈蓝白色细框,和尖锐鳍形的太平洋燕子有颇大差距。偏好弱酸至中性的软水,在pH值低于5.5的软水下可以繁殖成功。期待日后有幸获得此鱼的人,能成功繁殖此鱼来造福其它鱼友。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66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