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游水族-淡水观赏鳌虾、水族观赏宠物小龙虾饲养、繁殖经验!

特别提醒:本站诚邀鳌虾爱好者投稿或成为本站写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小龙虾养殖行情 » 讨论小龙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两点:提质增效和种质资源保护

讨论小龙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两点:提质增效和种质资源保护

作者:尘风发布:2021-02-21 3:30:02阅读:2,530次

  小龙虾养殖业走过近二十年发展历程,终于从经验主义上升到了理论总结。纷纷重视主要技术要点,把握关键生产环节,并且依据形势的变幻着手技术升级与模式转型。在技术升级与模式转型过程中,兼顾高质量 可持续发展就离不开两点。一,提质增效。二,种质资源保护。围绕这两点,学术界展开了密集的讨论。身在塘口一线,愚农蠢汉的我也谈谈自己的浅拙之见。

讨论小龙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两点:提质增效和种质资源保护

  一、 从提质增效上讲,主要是4点:

  1,对养殖小龙虾的基础认知要清晰全面。尤其是关键生产环节要心中有数,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清楚哪个季节,哪种条件容易出现哪些问题,为什么?怎么办?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有完整应对策略和经验,避免平时看不出问题而疏于管理,积重难返时,出重拳,下狠手,或者病急乱投医,不顾一切。最终,成本高,代价大,风险重,产量低,品相差,生态坏,甚至血本无归,欲哭无泪。

  总之,一句话,心中有数,不出问题,才能谈提质增效。打乱仗,说提质增效,完全是空谈误国。

  2、要对整个产业形势,有敏锐精准的判断,然后,立足自己的塘口实际,立足自己的真实水平,形成一套与之匹配的模式,才能脱颖而出,确立优势,形成特色,化解风险。

  举例说明:2018年前,行业繁荣扩张,小龙虾供不应求,那么追求早苗早虾,确保生态持续稳定,控制病害死亡,追求产量出效益。 2020年开始,经过连续多年急速扩张,养殖规模和小龙虾产量决定了供求关系走向了均衡稳定,甚至出现集中上市期的阶段性供应明显过剩,价格触底。那么,放弃产量,控制密度,加快长势,追求规格,提高品相,同时降低密度后,不仅长势快,规格大,品相好,价格高,而且生态更稳定,问题少,病害死亡低,投入品减少,成本降低,对水 对土壤的污染更小。这样子才更契合提质增效的精髓,符合从大养虾到养大虾的趋势,吻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精神,才将提质增效变成了具体的行动、进程和现实,落到实处。

  3、整个行业也好,养殖个体也罢,其专业水平有待提升。尤其是基础理论需要加强,逻辑思维要成习惯,预知预判能力要与匹配,解决问题不要迷信某些砖家的断章取义,形而上学。不要盲从生产企业业务员的洗脑宣传。不要轻信门店经销商的瞎说八道。要自己有见微知著的能力,能预知预判,善于分析,熟悉理论,梳理逻辑,形成方案,再批判方案的可行性,计算投入产出比,尽量就地取材,及时有效的避免或者处理塘口的问题。

  4、要养成观察→记录→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批判→完善→凝炼→升华→分享→交流→研讨的习惯。 小龙虾产业,发展的速度很快,规模扩张的很快,而时间相比畜牧业和其他水产品,沉淀的太短太少,需要发动全行业智慧,将它上升到 人们为了摆脱单一种植业不赚钱,传统养殖业无优势,而充分通过一田两用,来追求一年双收,通过模式灵活多样,来追求循环发展的高度。上升到农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巧妙的利用水源与土地资源,如何合理的处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如何科学的保障环境与生态平衡友好的高度。使之发展成一种农业新思想,形成一套新学说。

  这样提质增效的出路才光明,后劲才足,价值和意义,才得到体现。

  二、优质种苗的全年生产体系的必要性。

  1,种质资源保护。

  长期以来,小龙虾养殖业都是自繁自养模式。该模式,放一次种苗后进行养殖,季季抓大留小,轮轮自繁自育,年年近亲交配,造成小龙虾品种退化,导致小龙虾长势越来越慢,规格越来越小,病害越来越重,品质口感越来越差。因此,关注各大主产区域底栖浅水生态,保护野生天然种质资源,已经是时不我待,刻不容缓。

  2,遗传距离与小龙虾长势规格品相病害的研究探索。

  虽然说,小龙虾品种的退化貌似并无感觉。但是长势变慢,规格变小,品相变丑,病害趋于严重,食用口感变差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我们除了调控养殖密度,营造并保护良好生态,更核心本质的是打破这种十几年来,一塘繁殖,一地近亲的局面。通过引进境外原种来境内适应驯化,通过将长江系,汉江系,洞庭系,淮河系,鄱阳系的原种进行远距离引进,分塘促进繁育,以延长其遗传距离,延缓并解决近亲繁殖与品种退化的问题。进而加快其长势,放大其规格,减少其病害,减少田间池塘用药量,降低成本,避免水土污染,友好生态,而且品相口感得到改善。这才是小龙虾养殖业的持久发展的支撑,这才是小龙虾的品牌竞争力。

  3,室内繁育与反季节上市。

  整个小龙虾种苗业呈现这样三种现象。①早苗价高难求。②清明过于集中。③秋苗严重稀缺。这种现象间接表明了小龙虾繁育产业化不够,造成了a,早虾价高而数量稀小。b,清明到端午集中上市,价格触底。c,秋苗太小要哺到来年,错过了初秋到暖冬这个利于小龙虾养殖的季节,眼睁睁看着秋冬季市场小龙虾价格高而无能为力。

  为了改变这个局面,有必要筹建小龙虾良种繁育中心,进行暖房室内繁育研究。暖房设计成恒温控制→灯光衍射→流水生态→圆筒巢穴→土塘温棚(成功率高)或者水簇箱单元的模式,提供反季节秋苗。

  走遍全国,没有一家做得比较好。虽然说,工程上了,苗子出了,全是花拳绣腿,浮光掠影,自欺欺人。主要原因是:教授们的繁育模式仍未成熟定型,特别是水簇箱模式,底部没有土层,水土营养交换切断,暖房流水作业虽然说控制了温度却克服不了白炽灯相比太阳光条件对藻类和水草光合作用水平的缺陷等等。工人们不清楚价值意义,热情不高,操作随意,记录的数据失真,进展有限,导致国家资金浪费,项目进退两难。

  4,生物学研究。

  小龙虾繁育中心在展开繁育研究尝试之际利用现存的设施,现有的队伍,实时的进程,组织小龙虾有关的生物学研究。小龙虾养殖发展速度很快,规模很大,而时间跟人畜相比太短。其赖以生存的底栖浅水生态,其蓝血甲壳的形态,其食性偏好,其食性营养,其活动时间,其领域意识,其气味认同,其繁育细节等等都需要长期连贯的观察→比对→分析→归纳→总结→凝炼→升华→研讨→批判→完善→存档来沉淀。这些基础研究才是行业的本质性支撑。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57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