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夜宵摊位上,衍生出多种风味的小龙虾已成为一道保留菜品。小龙虾热度近年来持续上升,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的郭清看准这个市场,到大龙开发区开启了创业路。
结缘小龙虾
2016年,郭清26岁,却已是从业多年的资深理发师,在江苏一家店里上班。“我在外面飘荡多年,虽然父母嘴上没说些什么,但心里还是希望我做点事,有机会一起生活。”
动了这个念头,又看准小龙虾夜宵市场,他开始跟做小龙虾的朋友学手艺,闯入竞争激烈的餐饮行业。
盱眙小龙虾在江浙一带颇有名气,听了朋友“好食材出好口味”的建议,郭清从盱眙朋友处精选小龙虾。
食材到位了,学到的手艺却又面临饮食习惯差异的挑战。
江浙一带偏好清淡口味,而湘黔武陵山片区一带,更喜偏辣的重口味。“刚开始做盱眙小龙虾时,前期生意不好,资金运转有点困难。然后我根据大龙人的口味,与本地的行业朋友不断学习交流改良,调整口味,店里情况才慢慢好转起来。”
一家子团圆
29年前,郭清出生在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塘合村。那时,发展机会少,靠天吃饭的传统农耕收入难以解决温饱和日常生活开支,父母也早早就外出打拼。
如今父母年过半百,却依然在外务工。不能照顾老人,郭清心里越渐不安。看到店子经营有了起色,他几次劝说,父母终于辞掉工作,回来到店里帮忙。“大龙这几年发展快,城区人口猛增,企业用工也多,餐饮市场前景好。父母回来后,一家人一起生活,彼此照应,很不错。”
黄昏时分,店门口已有三三两两的客人到来。郭清招呼点单,母亲在厨房准备要用到的食材,父亲则忙着发炭火。“每天下午3点开始准备,5点开张,客流量高峰期在晚上9点到12点,有时候甚至要忙到4点左右。虽然客人比较多,却好在父母和妻子都在帮忙,能张罗得过来。”
日子有声有色
郭清跟妻子的缘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小龙虾”牵线。“我俩是初中同学,那时没怎么说过话。后来我出去了,也没有手机什么的通讯工具可以跟同学联系,而且也没想到联系过她。决定做小龙虾后,我回老家来考察市场,发现她在大龙上班,就联系上了。一来二去,就谈起恋爱,然后结了婚。”
正聊着,妻子接了3岁的小女儿从幼儿园放学回来,提着买回来的菜进厨房准备晚饭,孩子蹦蹦跳跳在店里玩耍。父母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妻子、孩子也觉得幸福,郭清对现在的状况很满意。
随着口碑的建立,越来越多的客人来到这里,有部分还成为了老主顾,更有周边玉屏、新晃的客人慕名驾车前来。亲朋好友聚一起,聊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大龙发展变化,等一盘盘滚烫烫的、红灼灼的小龙虾端上桌。
“现在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够盈利2000多元。”对郭清来说,一份宵夜,一份小龙虾,不仅仅是一份事业,更是对人生一阶段的体悟。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55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