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对水环境的盐度适应性很大,各种鱼类能在不同盐度的水域中正常生活,这与其具有完善的生理调节机制有关,但调节作用只限于一定的盐度范围内,否则将影响其生存。
海水鱼鱼体组织的含盐浓度比外界海水的含盐浓度要低得多,由于海水中有大量盐分,故比重高、密度大。根据渗透压原理,海水鱼鱼体组织中的水,将不断地从鳃和体表向外渗出。为了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海水鱼便不得不吞食大量海水,以弥补体内的失水。然而,由于大口大口地吞食海水,进入鱼体内的盐分也大大增加了,这样,海水鱼除了从肾脏排除掉一部分盐分外,主要还是依靠鳃组织中的“泌氯细胞”来完成排盐任务。此外,也有一些海水鱼,主要是软骨鱼类,如鲨鱼,则将代谢后的氮化物,以尿素形式贮存于血液中,使血液浓度增高,渗透压也变得与海水相当,这样,也就不存在吞水和排盐问题了。
淡水鱼与海水鱼大不一样,淡水鱼鱼体组织的含盐浓度比外界谈水的含盐浓度要高,也就是说,淡水的含盐浓度低、比重低、密度小,根据渗透压原理,外界淡水将不断地大量进入鱼体,为此,淡水鱼只有通过肾脏,将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
按照鱼类耐盐变化适应能力的大小,可将鱼类分广盐性和狭益性两类。广盐性鱼类能耐受盐度较大的变化,观赏鱼类中的射水鱼、蝙蝠鲳、黄鳍鲳、金鼓鱼等就属于广盐性鱼类,既能在谈水中空运,也能在海水中生活,这是与众不同的特点。至于狭盐性鱼类,则经不起盐度的经微变化,盐度的突变,常常是导致狭盐性鱼类死亡的重要原因,美丽的珊瑚鱼即属于狭盐性鱼类,它经受盐度不足1‰的变化,这也正是珊瑚鱼好看而不好养的原因。
根据生存竞争规律,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为了其自身的生存和延绵不断地繁衍后代,必须设法使自身与周围环境相适应。这是必然的自然法则和进化规律,但需经过漫长的岁月。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44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