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小龙虾价格一直保持在较高的价位,且有攀升的趋势,全国养殖小龙虾的面积逐年递增,其中稻田养殖小龙虾更是为养殖户带来可观的效益;也因其养殖模式简单,易于模仿,再加上湖北地区稻田效益低,稻田养殖小龙虾应运而生。近年受到稻田养殖老板们的热捧,成为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但较多养殖老板一味地追求“高产”、“大规格”,导致养殖过程中问题也越来越多。
稻田养殖早期管理技术?
一、池塘准备
新养殖户一般没有相应的养殖经验,在开挖稻田的过程中比较随意,沟宽有大有小,深浅不一。环沟过小的池塘稳定性差,产量低,长期投入成本会无形之中高于较大沟的池塘。
1、稻田开挖
一般建议环沟沟宽3~5米,沟深1~1.5米,提前留好机耕道,方便农机下田。池塘做“子埂”,既方便龙虾掘洞产卵越冬,前期又能适当隔水,防止沟中水质恶化过快。
环沟过窄、过浅,对前期种虾存活率及前期小苗生长不利,影响最终产量,沟宽、沟深,有利前期稳定水质,更有利于提高前期存活率
2、泡塘解毒
新开塘口挖好后及时灌水泡田,以水位没过“子埂”为标准,并每亩使用20~30斤生石灰外泼,解除部分农药残留。泡塘一周左右换水,使用“碧水安(加强型)”解毒后,再准备投放虾种(每亩50斤)或虾苗(80~100斤)。
3、试水
新塘口投放种虾成活率较高,但是在投虾后一周左右容易出现大量死亡,死亡率都在50%以上,发病率40%左右。所以新开挖塘口在大量放种前一定要先少量投放一批种虾试水,一周后没有明显死亡的池塘就可以大量投放种苗,如果在一周左右出现大量死亡情况,需重复解毒步骤。
二、放种(苗)
新塘种虾存活率低是对早期养殖影响最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投放苗种后5~7天开始死亡,死亡虾多打殃趴边,掘洞的虾死在洞口及洞内,死亡率一般都在50%以上,种虾全部死亡也较常见。
存活率低常见原因:
1、水稻种植时杀虫除草农药残留过高,造成龙虾急性或慢性中毒;
2、河水水质差,污染严重;
3、上水后稻草腐烂水质差;
4、沟小水位浅,不稳定,早晚温差变化大;
5、放苗方法不正确和放苗时天气不稳定;
6、放苗后不投喂,营养缺乏,种虾体质下降;
7、苗种质量差;
8、外地苗长途运输。
提高种虾存活率的方法:
1、少用或不用毒性大残留时间长的药物;
2、水源条件差的地方进水后及时解毒,防止因水体毒素导致的慢性或急性中毒;
3、稻田秸秆过多引起水体发红发黑,及时解毒调水;
4、9、10月份早晚温差较大,怀卵种虾体质弱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在池塘管理上需注意:a.适当加大沟宽沟深,增大水体面积,防止早晚水温变化过大;b.放种时投放在沟中深水位置,水温较稳定;c.选择晴好天气的早上或傍晚放苗;d.外地苗种下种后及时使用抗应激药物,增强种虾体质。
5、池塘本身沟中的自然饵料并不能长时间满足所有种虾的营养需求,所以在放种后及时投喂,给种虾补充营养,增强抗应激能力。
6、外地购进的种虾因长途运输鳃中水分流失,不要直接投放。先在塘边用塘中水浸泡吐水2~3次,让其适应水体环境后再投放到环沟中。
三、水红、水黑
稻田上水后水体发红发黑主要是稻田秸秆大量腐烂所导致。
解决方法如下:
1、 稻田不要在田中留过多的秸秆及碎草,适当捞出部分碎草,减轻池塘污染;
2、 水源条件好的地方可适当换水;
3、适当肥水、补菌,“肥水肽Ⅱ+三环活力源”全面稳定水质,利用水体藻类和有益菌分解池塘腐烂物质;
4、 用“碧水安(加强型)”及时解毒,防止腐烂稻草产生的有毒物质影响小龙虾生长。
四、青苔频发
养殖小龙虾的池塘大多因水位浅,水体透明度大,在冬季及早春阶段很容易大量暴发青苔,影响龙虾摄食和生长。
解决方法:
1、加深水位,深水位水体稳定,藻类更容易存活,降低池塘透明度,减少青苔暴发;
2、适当肥水,培养藻类,降低池塘透明度,防止青苔大量暴发。
新塘一定要做好池塘准备工作后再放苗,不可盲目的急着投放苗种,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同时维护好池塘环境,提高小龙虾的成活率,促进小龙虾健康生长。
稻田如何清除野杂鱼?
每亩用20斤茶麸加水浸泡1夜后全池泼洒,既可杀死各种杂鱼虾蟹,将死鱼及时捞出掩埋,并对水体进行解毒。
稻田养殖小龙虾虾苗时期该如何管理?
虾苗的时期,重点是能够把水中的营养物质管理好,才能够保证水体的浮游动物的丰富,在生产的过程中也会有人去投喂一些虾片,反响都非常的好,虾苗明显就要比不投喂的要好的多,总之投喂一些营养含量比较高的饵料也是有很大好处的。虾苗在不同的管理时期都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去保证水中的营养物质充足,这样才能够让虾苗在生长的过程中,能够因为营养的充足健康茁壮的生长。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16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