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波
2020年初,陈波身穿白衬衫,出现在广东省珠海市桂山岛的客运码头。今年35岁的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小一些,不像商人,更像是常年居住在桂山岛的本地人,从客运码头走路到他公司仅仅需要5分钟,这期间他与两名路人熟悉地打招呼问候。
“我在这个岛上呆了9年。”他说。
毕业之后,陈波进入国企又辞职创业,折腾了几年,终于在2010年来到桂山岛,从此“扎下了根”。
“勇敢的创业者”
从国企辞职 下海创业
2007年,学习港口管理专业的陈波面临毕业,幸运的是,几乎没遇到什么挫折,毕业后,他顺利进入国企上班。
半年左右,没有挑战性的、相对重复的工作逐渐让陈波失去热情,思来想去,他决定辞职。随后,陈波选择了自己相对熟悉的领域创业,围绕着进出港业务,第一次尝试自己当老板。
“可能当时太年轻,社会经验不足,第一次创业失败了。”陈波回忆起往昔,创业失败后他还折腾了一段时间,又独自去过澳门找工作,但都没有坚持太久。
2010年,在机缘巧合下,陈波来到桂山岛。“我刚来桂山岛时,这里还是个行政岛,完全没有发展旅游,直到2016年,桂山岛才真正打开门,发展旅游产业。”
从国企辞职、再到桂山工作,陈波称自己是最早“进去”,又最早“出来”的,最终,他在桂山镇资产经营中心总经理的职位上,坚持下来。
“渔民的代言人”
正式投身休闲渔业产业
2017年是桂山岛发展旅游的第二年,镇政府大力扶持海岛旅游、休闲渔业产业的发展,让陈波看到了希望。
这一次,陈波像十年前一样,毅然辞去了令人羡慕的桂山镇资产经营中心总经理职位,担任起珠海市众归休闲渔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归公司)的负责人,并开始带领渔民转型致富。
据了解,众归公司是由桂山镇的桂山村和桂海村村集体成立的,2017年11月注册,2018年3月正式挂牌营业。“那时候,公司也就只有2个人。”陈波说。
虽然人员有限,但工作刻不容缓。上岗后,陈波没有急于找项目,而是扎扎实实做了几个月的调研。他发现,近海捕捞和养殖是桂山镇的传统产业,由于近年来近海鱼量急剧减少,加之油补逐年递减、海域使用金或将升高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导致村中企业模式亟待转型。
“当时,桂山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我们就想将传统渔业和现代旅游结合起来,利用渔民优势,想清楚渔民手里有什么,再有针对性地发展。”陈波说。
基于这样的思路,很快,陈波带领渔民开辟了桂山环岛游、海上风车游、渔排渔家乐以及海钓课堂等一系列新玩法。2019年陈波还利用官网、公众号、小程序等线上推广加上渔民线下的推销机制,在6~8月的3个月时间内,营业额达到20多万元,公司的每户渔民平均每月额外收入达13000余元。“现在我们旗下的渔民热情很高,都是我们的分销商,每有一单游客,便能得到10%的提成。”陈波说。
“不以赚钱为第一要义的商人”
将海钓营收让利 助力渔民转产
从有想法到落实,陈波没有一刻耽误,2018年8月众归公司推出第一个旅游产品,2018年10月,陈波就“盯”上了海钓这块大蛋糕。
“当时镇政府非常支持这个项目,并拨款30万元让我们举办比赛。”陈波说,就这样,匆匆筹备了两个月,首届桂山岛国际海钓节拉开帷幕。
“第一届我们对标了国家体育总局的赛事标准,包括赛程、奖金等,那年光奖金总额就设置了15万元。”陈波说。第二年,海钓比赛不仅针对专业人士,更是增加了非专业比赛,更强调全民参与性。接连两届海钓比赛的成功举办,让陈波及其公司获得了大量海钓专业人士的认可,也积累了不少难能可贵的资源,仅仅靠发展渔排海钓这一项目就有将近100万元的营收,但陈波却将此让利出去了。
“我们公司的第一核心目的是助力渔民转产转业,这是公司性质决定的,也是我想坚持的。”陈波说,众归公司是集体企业,这两年的发展中,约9成资金都是来自区、镇政府支持,如今的景象,是两级政府引导和帮助的结果。“我很感谢政府的决策,我们要做的,是当好执行者。”
作为商人,陈波带领公司从2名员工发展为现今11名员工,2019年仅仅海上出游一个项目就盈利180多万元,比上年的40万元翻了几番。但同时,作为一个在桂山岛上工作了将近10年的“新岛民”,陈波在成功经营的背后又有自己的坚持,他希望,渔民能够不离岸、不离岛地提高生活水平,他认为这才是渔民真正意义上的转型。
采访最后谈及经营困难,陈波不以为然,在他看来,那些拿不下的项目、说服不了的合作者,都不算什么难题,只要花时间、花心思,都是可以解决的。“2016年,桂山岛游客总量才有7~8万人,如今已高达20万人了,我相信,未来桂山岛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陈波说。
│后记│
采访期间,陈波表示,海钓课堂、渔民度假屋和自晒海产品是他通过挖掘渔民的自身优势量身定做的,也最终实现了为渔民创收,这让他深感荣幸。
我问陈波,你担心这种和渔民合作开发旅游产品的模式被复制吗,他很坦然地告诉我,他希望能总结经验教训,将这种合作模式打磨得更好,再分享给更多人。他希望有人复制,也希望更多渔民能因此顺利转型。
“东西放在那里不值钱,要动起来才值钱。一定要有胸襟去接受更多人,去打磨出更多的合作方式。”陈波说。
此刻的他,又从关心渔民转型和生计的“岛民”变成了那个成熟自信的商人。(出处:海洋与渔业杂志 记者:孔一颖)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139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