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嘴鳜是鳜鱼养殖的主要的养殖品种之一,由于生长快、个体大、适宜养殖,是名特优水产养殖的主养品种,其产量占我国鳜鱼产量的90%以上。但近年鳜鱼养殖出现生长速度下降、抗病力弱等问题,严重影响着鳜了养殖效益及质量安全,良种的选育成为鳜鱼产业的迫切需求。
2021年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水产生物技术研究室叶星研究员团队与清远市清新区宇顺农牧渔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翘嘴鳜“广清1号”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登记号GS-01-0013-2021,正式进入水产“大家庭”。
叶星研究员
研究初衷
叶星研究员表示,关于翘嘴鳜的选育在2012年开始进行准备工作,2013年正式启动,距今已有八九年的时间了,当时研究人员调查发现鳜鱼产业虽然发展迅猛,但优良品种十分缺乏,养殖生产上鳜鱼生长越来越慢,有的甚至迟上市二十天左右。同时还出现个体分化程度越来越大的现象,往往一个养殖周期结束,会有20%甚至25%的个体是达不到标鳜的规格。个体小就需要继续养殖,导致饵料系数增大,养殖成本提高,养殖风险加大。
鳜鱼养殖管理难度较大,因为它终生摄食活饵,养殖过程必须有配套的活饵料鱼,而且不同规格的鳜鱼要配套相应规格的活饵,但叶星研究员的团队觉得鳜鱼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产业,因此还是下决心把改良鳜鱼品种作为研究目标。
品种来源
通过对中国多个地方的鳜鱼种群进行考察,最终选定了安徽省秋浦河、湖南省洞庭湖区收集的翘嘴鳜野生群体,作为两个选育基础群体。叶星研究员介绍道, 这两个群体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同时他们团队选用了合作企业,清远市清新区宇顺农牧渔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研究团队合作培育的“华康1号”选育群体,作为第三个基础群体。叶星团队希望丰富基础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来获得更好的育种效果。
“广清1号”亲本
通过家系选育的方法,关键点之一就是要避免近亲繁殖。研究人员在每代都建立了上百个家系,同步完成上百家系的配对繁殖和培育,同时还要有效的鉴定各个家系间的亲缘关系,是培育过程中的难点。每年收获时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数千尾鱼的数据收集、采样及准确挑选目标个体,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叶星研究员说:“通过家系选育结合标记的应用,我们准确地挑出成活率高、生长好的家系,效果非常明显。”
养殖优势
目前翘嘴鳜养殖过程中最具优势的品种是“华康1号”在同等养殖条件下比一般翘嘴鳜生长速度快18.54%,而翘嘴鳜“广清1号”在同等养殖条件下比“华康1号”生长速度平均又提高了16.3%,成活率平均提高12.6%,达到8成以上。并且养殖过程稳定,抗逆性比较强。个体规格趋于一致,避免了自相残杀现象出现且可提前上市,显著地提高了养殖效益。
叶星研究员表示,“通过我们几个基地的数据显示,一个正常养殖周期结束后,未达到标鳜的比例都在千分之一以下,可基本上实现整体上市。而且翘嘴鳜“广清1号”从放苗到出鱼养殖时间约为4个半月左右,与普通翘嘴鳜相比,提前了20天左右上市,养殖效益明显,且养殖过程较少病害发生。这意味着养殖户投的饵料少了,但产量更高了。”
环境需求
“广清一号”和普通的鳜鱼养殖环境要求相同,要保证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养殖标准,日常管理要更加细致。
1、苗种放养
放养鳜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一般以精养为主。早鳜投苗时间为四月上旬,投放规格6~10厘米,投苗数量高密度4000~6000尾/亩,中密度2500~3500亩,低密度1000尾/亩左右。
据叶星研究员介绍,在广东有个养殖户养“广清一号”苗种放养密度达到6000尾/亩,亩产6000多斤,均匀度好, 养殖6个月,养殖时间略长。较普遍的是采用中等放养密度, 3000尾/亩左右, 稳产、较高产且成活率高。另外有个养殖实例是放养密度2000尾/亩,养殖4个多月,平均体重1.5斤以上。江苏徐州有位养殖户,低密度养殖,830尾/亩,养殖4个来月到中秋规格长到2斤多/条,亩产1800斤,放养密度虽然低却有很不错的收益。放养密度可以依据自身养殖条件和养殖技术合理选择,特别是建议考虑市场周年价格变动规律与预期上市时间,确定放养密度与规格,叶星研究员建议最好以中密度或低密度养殖为佳,可降低养殖风险。
2、饵料鱼投喂
鳜鱼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池塘中鳜的生长情况,不同规格的鳜鱼对应的饵料鱼规格不同,应及时调整投饵量及饵料鱼的规格。保持充足的饵料鱼可避免鳜鱼自相残杀。
3、保持溶氧充足
养殖池塘水质应保持清新,溶氧量应保持在 5 毫克/升以上,养殖过程中最少保持有一台增氧机全天候开动,中午开动全部增氧机。高温天气全天开机,雷阵雨前或气压较低的天气适当延长开机时间。
饵料鱼自身对氧的消耗也很大,因此投喂的时候一定要控制量,不宜一次性大批投喂,以2-3天能吃完的量比较合适。同时鳜鱼抢食的过程也会消耗大量氧气,因此要根据鳜鱼的进食状态,科学投喂。
4、病害防治
叶星研究员建议,在苗期如果有条件尽量进行疫苗的接种。定期对养殖鳜鱼进行镜检,预防寄生虫,发现病情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同时做好水质调控,寄生虫的产生与水质关系密切,定期检测池塘水质指标,做好日志登记,做到藻类与菌类微生态平衡。水质稳定性好,养殖就会顺利很多。
品种推广
目前来说“广清一号”已经在国内几个主养区推广开了,包括江苏、湖南、湖北、安徽、河南等地,而且评价都很不错。叶星研究员自豪的说,“在广东顺德,有位养殖户评价“广清一号”说,这鱼长得真快,一天一个样,养了广清1号,以后都不想养其他鱼了。”叶星团队还与合作公司一起,对养殖户做一些技术培训,帮助养殖户更加顺利的养这条鱼,同时扩大了影响力。
目前宇顺公司“广清一号”苗种年产量在5000万尾以上,苗种价格比市面普通苗要高30%左右,公分苗价格在1毛5~1毛8,养殖户对这个价格接受度比较高,在投苗高峰期经常出现点供不应求情况。有些养殖户用“广清一号”苗进行饲料驯化,效果也很好。叶星研究员表示看市场需求量的变化,后期可能考虑和更多优秀的企业合作共同推广。
产业展望
近年相对于大口黑鲈等特色淡水鱼品种, 鳜鱼养殖产量的增幅不大。叶星研究员认为,鳜鱼毕竟是一种高档鱼,鳜鱼产业要想持续发展,关键点在于降低养殖成本与维持好品质。饵料鱼养殖和饲料养殖鳜鱼都值得努力,两种模式应该并驾发展。有的消费者偏好活饵料鱼喂养出来的鳜鱼,而且几十年来摸索出来的活饵料鱼养殖鳜的技术已经很成熟,因此活饵喂养最主要是如何降低饵料鱼成本以及保证饵料鱼的质量。至于配合饲料养殖鳜鱼,相信随着配合饲料的不断优化,以及驯食与养殖管理水平的提高,规模化应用指日可待。团队正在对驯食特性进行遗传改良, 有望培育出对饲料利用率高、生长表型好的新品种。
作者:水产养殖网 姜梦奇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135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