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游水族-淡水观赏鳌虾、水族观赏宠物小龙虾饲养、繁殖经验!

特别提醒:本站诚邀鳌虾爱好者投稿或成为本站写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水产快讯 » 氨氮中毒大量死鱼的惨剧,如何避免?这次把氨氮说透了,值得收藏

氨氮中毒大量死鱼的惨剧,如何避免?这次把氨氮说透了,值得收藏

作者:尘风发布:2022-06-02 9:44:09阅读:867次

作者:清远市胜维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nbsp施卫民

一、养殖池塘的物质循环特点

一些资深的养殖户都深有体会:“养殖前期靠运气(苗种、气候),养殖中后期靠管理”。的确,随着养殖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投料量大的中后期所产生的污染对池塘这个水体系统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养殖管理就是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通过准确的调水、改底措施克服投料量大量增加后带来的养殖水体氨氮、亚硝酸盐、pH超标和溶解氧偏低等问题。

氨氮中毒大量死鱼的惨剧,如何避免?这次把氨氮说透了,值得收藏

在整个养殖池塘空间内的,养殖的生物与整个池塘环境可视为一个统一的、互动的、相互影响的、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

所谓的生态系统也就是指:在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系统,其中各成分借助能流和物质循环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功能复合体。所以:养殖池塘中的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决定了池塘的底部质量、水质同时干扰了水体中每一种生物的健康和生长。人工水产养殖池塘是一个半开放的生态系统,这个半开放的生态系统中,生物单一化同时由于大量的投料和包括施肥在内的其他调水、改底措施,使养殖池塘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是处于不合理状态同时不断有物质、能量的输入,这些行为时时刻刻影响着池塘的生态系统中的各物质组成,对池塘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nbsp
二、水产养殖过程产生的污染和氮的来源

水产集约化养殖的过程,就是有机碳、有机氮等有机质对养殖池塘不断污染的过程。

养殖池塘中的氮、碳、磷等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决定了池塘的底部质量、水质同时干扰着水体中的每一种生物。水产养殖管理就是通过人为的调节机制,使高密度、单一养殖品种、失去生物多元化的池塘中氮、碳、磷等各种物质循环与养殖的水生生物之间处于适宜养殖对象的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状态中,避免池塘出现生态崩溃。

本文重点谈一下池塘中物质循环中的氮循环和夏季为什么更加要注意氨氮这个指标。

养殖过程中为池塘带来有机碳和有机氮等有机质污染的主要环节是:

1、投料带来的污染

水产精养日常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投喂饵料,投料带来的污染主体是:有机碳和有机氮等有机质。毫无疑问,投料是水产养殖中产生污染物最主要的一个因素,随着养殖过程的进行,投料对池塘不断增加的污染物是:饲料残饵、粪便。

饲料残饵和粪便主要成分是:

有机碳:淀粉、纤维、脂肪、灰分;

有机氮:蛋白和粗蛋白;

矿物质:钙、磷、及盐分(水溶性氯化物)。

可见投料为池塘带来的污染物中,有机碳和有机氮是占绝大多数比例,其中:有机碳是比例最大的污染物。夏季投料量大,这种污染也会更大。

2、光合作用带来的污染

养殖水体中的微藻,通过光合作用和固氮作用,把空气中的无机碳(二氧化碳)和无机氮合成为藻细胞的有机碳和蛋白质,也是池塘中有机碳、有机氮的重要来源。死亡的藻(死藻中有机碳是比例最高的组成)沉淀或腐烂在池塘水体,就增加了池塘中有机碳、有机氮等有机质污染。这种污染尤其是在水温合适、阳光灿烂的夏季更为明显,在夏季的池塘表层,经常会出现厚厚一层死藻的堆积物。

3、施肥

人为的向池塘中施有机氮、有机碳等有机肥,增加了养殖水体的有机质。不理智的滥用糖浆等有机碳增加池塘的有机质污染在目前的养殖中并不少见。&nbsp

4、其他

死亡的微生物带来的污染。

综合而言,随着养殖过程投料的增加,也就是池塘有机碳、有机氮等有机质不断的增加过程。

对养殖生产来说,有机物质是不可忽视的水化因子,其对水质及生物有多方面的影响。对池塘中有机质的量掌握的好,就会提高池塘的生产力,对池塘中有机质的量控制不当,会导致水质恶化,严重影响养殖的成功率和产量。

三、养殖水体氨氮超标原因和危害性

1、氨氮的危害性

养殖水体氨氮长期超标是影响养殖成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养殖水体氨氮超标的原因是:池塘中总氮已经超过了水体的净化能力,导致其在水体中积累。如氮素的转化过程受阻,则会出现中间产物(胺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等)的积累,这些代谢产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水产动物中毒,严重的出现大面积的死鱼死现象,养殖户损失惨重。

氨氮对水生生物的危害主要是指不带电荷、具有较高脂溶性的非离子氨(NH3)的危害,非离子氨进入鱼虾蟹等水生生物体内后,对其体内组织的酶水解反应和膜稳定性产生明显干扰,鱼虾蟹表现出呼吸困难、不摄食、抵抗力下降等现象,影响了鱼虾蟹的生理、生化指标与生长状况。严重时会出现惊厥、昏迷甚至导致养殖生物大批死亡等现象。

2、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形成

池塘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三种途径:

①氨化作用:水生动物的排泄物、施加的肥料、饲料残饵、粪便和微藻等动植物尸体中的蛋白质经微生物菌分解后形成氨基酸,再进一步分解成氨氮。

②反硝化作用:当池塘底泥有机质太多、水温偏高是,会导致微生物耗氧量太高,导致在养殖水体和底泥交界处的溶解氧太低时,水体会发生反硝化反应,反硝化细菌会把亚硝酸盐、硝酸盐转化为氨氮。

③生物直接排出:鱼类可通过鳃和尿液、甲壳类能通过鳃和触角腺向水中排出体内的氨氮,以免发生体内氨中毒。

水产养殖中水体氨氮超标现象常见于:养殖密度高、排污不善和换水量不足的高位池和小池。底泥富营养化、投料不合理、底改不当水体、溶解氧不足、藻丰度欠佳、换水量不足的土池。&nbsp

四、氨氮的代谢转化

1、硝化和同化&nbsp

在养殖水体溶解氧充足条件下,亚硝化细菌通过硝化作用把氨(NH3)氧化成亚硝酸,亚硝酸再被硝化细菌氧化成毒性相对低很多的硝酸,这个过程就称为硝化作用。

当水中溶解氧浓度低于1~2mg/L时,硝化作用速度会明显降低,此时氨氮会堆积。所以一般养殖水体氨氮超标的根源就是:池塘中有机质太多或者溶解氧低。

同化作用是指水体中的藻类和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铵(NH4+)合成自身的氨基酸的过程。

保持养殖水体适量的藻类,对氨氮的吸收是池塘中氨氮净化的主要方法,夏季由于大雨、阵雨或表面水温太高导致水体中藻类的减少和倒藻(大量藻死亡)则会使水中的氨氮含量明显上升。

五、影响氨氮毒性的因素

氨氮包含两部分,即离子铵(NH4+)和非离子态氨(NH3),两者统称为总氨。离子铵(NH4+)&nbsp和非离子态氨(NH3)在水中形成动态平衡:

氨氮中毒大量死鱼的惨剧,如何避免?这次把氨氮说透了,值得收藏

非离子氨(NH3)和离子氨(NH4+)在总氨的比例取决于水中pH值、水温、含盐量等,非离子态氨对鱼虾蟹类有极大的毒性,而离子氨毒性很小或无毒。

影响氨氮毒性的主要因素有:

1、pH

pH是影响总氨毒性的主要水质指标。

当pH升高时,非离子态氨NH3的比例会增加,氨氮毒性增强。当水体环境的pH降低,pH<7时,氨氮的存在形式几乎是毒性小的离子铵(NH4+),&nbspNH3的比例很少,氨氮的毒性减弱。随着pH的升高,非离子氨(NH3)的比例随着pH升高而增大,当pH<11时,氨氮的存在形式几乎是毒性大的非离子态氨(NH3),氨氮的毒性就很强。非离子态氨的毒性大约是离子氨的90倍。

2、水温

温度对总氨的毒性有明显的影响,温度升高,总氨毒性增强,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时养殖生物的代谢加快,呼吸频率加快,进入机体的氨氮会增多。在实验室对氨氮在低温下对鱼的毒性试验观察时发现:在水温2~10℃范围内,氨氮对鱼的急性毒性是随着水温升高而毒性加越大。

3、盐度

盐度升高会降低氨氮的毒性。当盐度升高时,会降低氨氮中非离子氨的比例,使毒性降低。

在不同盐度下氨氮对方斑东风螺的毒性研究表明,水温为29~30℃条件下,当盐度为18、23、28时,氨氮对方斑东风螺的安全浓度分别为9.39毫克/升、10.40毫克/升、11.97毫克/升。

4、溶解氧

溶解氧浓度低时氨的毒性增强。可能是养殖水环境溶解氧含量的降低可能伴随着呼吸频率的增加,进而进入鱼虾蟹内的氨量增大,毒性相应增强。

六、预防和处理氨氮超标的养殖管理

1、合理投料

夏季水温高,投料猛,为了避免投料不合理带来的氮污染,平时在管理上要做到:水浓时减料、水体浮游生物丰富时减料、蜕壳期减料、气候不好时减料、水质不好时减料、水温太高或太低时减料、使用消毒药和杀虫剂当天减料、疾病期减料,投料前对虾肠胃饱满不随意加料。

2、合理底改

养殖水体和池塘底部是一个时时刻刻在进行着物质交流互动的系统,偏肥的底泥会不断的向养殖水体释放有机氮、无机氮,养殖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改底,准确为底泥降低水溶性有机氮、有机碳等水溶性有机质,减缓底泥向养殖水体释放无机氮,是养殖管理很重要的一环,所以底改切不可蒙自己。到底底改措施是否有效果不一定依靠仪器判断,可以直截了当通过感官观察来判断底改是否有效果。

合理底改见视频1:

不当底改见视频2:

不当底改的底泥耗氧量偏高,很容易导致底泥-水交界处严重缺氧产生反硝化反应,同时底泥中氨氮、硫化氢明显高于水体,一旦由于笼捕或其他原因搅动底泥就可能会加快其向水体释放导致意外,见下图:

氨氮中毒大量死鱼的惨剧,如何避免?这次把氨氮说透了,值得收藏

3、及时清理死藻,减少死藻沉会池塘底部增加底部的负担

在气温出现极端高温水面出现死藻堆积时,尽可能及时把死藻排出池塘,减少死藻沉会池塘底部增加底部的负担。同时减少对虾摄食死藻的几率。避免死藻的腐烂物大量增加,导致养殖水体发黑、出现异味,寄生虫、原生物如裸甲藻、甲藻、纤毛虫等大量增殖。

排出死藻的方法可以通过排污、换水、人工捞的方法尽可能减少死藻在水体的逗留时间,也可以通过一些自己创造的设备随时把浮在水体表面的死藻排出池塘外。见下图:

氨氮中毒大量死鱼的惨剧,如何避免?这次把氨氮说透了,值得收藏

4、维护水体微藻的活力,通过微藻摄取无机氮的效率

维护微藻护理不一定是施肥,可以通过泼洒小分子有机酸等措施达到维护微藻护理的目的,见下图:

氨氮中毒大量死鱼的惨剧,如何避免?这次把氨氮说透了,值得收藏

对水体微藻丰度不要被色素染色的水体误导,染色水的微藻丰度和肉眼观察到的水色不一致,对无机氮的同化能力很差同时很容易误导养殖户对水质的判断。怎么判别水体水色是染色还是微藻的体现,除了直接用显微镜判断外,也可以在池塘边用太阳晒水这些简单的方法判断,见下图:

氨氮中毒大量死鱼的惨剧,如何避免?这次把氨氮说透了,值得收藏

5、维护水体pH稳定,保持pH不偏高,降低无机氮的毒性

氨氮的毒性和pH相关,保持水体pH不要偏高可以通过加大水体小分子有机酸的供给来实现,不适合使用强碱。最为便宜的速度是使用酵母发酵米糠来实现。见下图

氨氮中毒大量死鱼的惨剧,如何避免?这次把氨氮说透了,值得收藏

6、尽可能减少水体悬浮物

如果水体出现悬浮物偏多、泡沫很脏、水体溶解氧偏低的现象,可以每亩泼洒稳水精灵500克,次日这种现象会改善。见视频3:

7、合理使用增氧机

水体氮循环中的硝化反应速度和水体溶解氧密切相关,保持水体充足的溶解氧有利于氨氮的转化。夏季水温高,水体的溶解氧饱和度偏低、池塘耗氧量偏高,所以增氧系统功率要和养殖预期产量和池塘底泥状况相对应,避免功率不够或其他原因导致养殖水体溶解氧偏低。

8、有条件的养殖场尽可能采取措施降低水温,降低氨氮的毒性

水温越高,氨氮对鱼虾蟹的毒性会越大。有条件则尽可能通过大量换水,降低池塘水温。一般海水的水温都会比养殖水体低,多保持在26℃左右的水温,充分换水可以降低池塘的水温。有条件可以为池塘拉遮阳网,减少池塘水体的日晒强度,见下图:

氨氮中毒大量死鱼的惨剧,如何避免?这次把氨氮说透了,值得收藏

9、其他

对进入池塘的氮化合物偏高的外水源和雨水要及时、准确处理。雨后日出池塘水变浓甚至氨氮、亚硝酸盐升高这种现象一定要注意的。

不要滥用劣质的微生物用品、不要滥用、反复使用包括劣质培藻用品在内的肥料。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131434.html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