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养鱼是站在塘边穿雨鞋,现在养鱼可以坐在岸上穿皮鞋。”浙江省杭州市南浔区菱湖镇勤劳村养殖户沈连宝说,多亏了村里来的 “鱼塘博士”,他们不拿一分钱,管起鱼来常常比自己还上心。
5点半起床,6点半先到沈连宝的鱼塘“报到”,观察养殖尾水处理、鱼塘含氧量等情况后,再驱车40分钟到单位上班,周末和不同研究领域的同事一起,到田间塘头集中解决渔民问题……这是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原居林士近1年来的时间表。南浔区是全国闻名的淡水养殖区,渔村的科技特派员既是来做研究的,更是来促生产的,他们把实验室“搬”到鱼塘里,把研究成果第一时间应用在养殖产业中,让渔村的老百姓尝到不少甜头。
“别人家的鱼都不咋吃食了,你看我的鱼吃得多欢……”在看到鱼塘里的鲈鱼在“跑道”上欢腾地“奔跑”,跳起来抢食时,沈连宝心里乐开了花。
“跑道养鱼”是“鱼塘博士”们给村里带来的新方法,沈连宝介绍,传统的水产养殖比较粗放,塘里水质混浊、岸边杂草烂泥也多,夏季鱼吃食少、死亡率高、水污染严重。
而现在他的池塘中间有4条长25米、宽5米的水泥槽,这就是鱼儿们的“跑道”,“跑道”占池塘5%左右的面积,其余池塘面积则养水,“跑道”边的一台“推水增氧”装置,使塘水保持24小时循环流动,还能定期将鱼类排泄物、饲料残渣分离出养殖水体,形成小池养鱼、大塘养水的模式,“喂食时就坐在‘跑道’边的格栅上,既不晒也不脏。”
由于“跑道”里养殖密度大,刚开始渔民们也有担心,有时看到鱼吃少了、怀疑生病了,都会给原居林打电话,“无论是几点,他都会认真听完我的问题,然后帮我想办法。”沈连宝说,平时有原博士做鱼塘的“家庭医生”,周末还会有淡水所“红色星期六”的其他专家“集体会诊”,鱼当然能养得好,“用药少,生长快,肉质紧,价格比传统方法养殖的鱼每斤要贵6―7元,今年鱼塘里的8万斤鲈鱼已经全部订出去了。”
今年5月,沈连宝跟原居林反映情况,说鱼在夜间11点后即使推水力度开到最大,还是不活跃,于是原居林把车开到鱼塘边,在里面蹲守了两天两夜,每隔3小时就测一次鱼塘水含氧量,30多次的数据记录下来,他竟然发现塘水容氧量有固定的升降规律。
“我拿着这些数据也是如获至宝,科研中新的创造点其实不难发现,和生产结合起来后觉得能做的东西太多了。”原居林非常兴奋地说挖到了“宝”。
后来根据这份数据变化图,他告诉沈连宝可以买一台纯氧装置,在几个固定时间点给鱼塘提供纯氧,能达到成本与效率的平衡。沈连宝按照他的说法实践后效果立竿见影,鱼儿们晚上也不会“厌食”了。
原本都是按照老辈们的经验养鱼,如今沈连宝看到把科学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的作用,也更加积极配合“鱼塘博士”们的科研工作,“连我80岁的老丈人都学会了如何用手持测氧机。”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112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