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发挥水资源优势 推进水产业发展《南平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水资源白皮书》发布
3月22日,值此第三十届“世界水日”、三十五届“中国水周”到来之际,我市举行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水资源白皮书发布会暨水产业发展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王浩通过视频介绍了《南平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水资源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内容,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以“茶与水的奥秘”为主题作主旨演讲,省水利厅厅长刘琳作视频致辞。市长袁超洪致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建新参加活动,副市长余文权主持活动。
《白皮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立足全球视野和生态视角,围绕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核心定位,兼顾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丰润之水(丰沛水资源)、洁净之水(优质水环境)、富民之水(绿色水产业)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南平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的水量和水质“7+7”独特优势,以及4类13项绿色水产业发展的美好愿景。
《白皮书》指出,南平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降水丰沛,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年降水深超过我国99.5%区域,河流水体流动更新快,108项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水标准,地表水偏硅酸(仅存在于天然水中,人工无法添加)浓度在12~19 mg/L,显著高于一般地表水(偏硅酸浓度低于10mg/L)。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的水质清澈,如麻阳溪雷公口水库浊度为2.44NTU,远小于《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GB-8537-2008》规定的浊度≤5NTU的感官要求;溶解性总固体(TDS)为14~24mg/L,远小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对TDS≤1000mg/L的限量要求;电导率15.5μS/cm(发酵/半发酵茶尤其适宜山泉水,最佳电导率为10~100μS/cm),水质极纯、极净、极活、回味甘甜,契合了古人对泡茶水“清、活、轻、甘、冽”的水质要求,是上上之选。
武夷山国家公园径流丰富,年径流量高达13.9亿m3,产流能力在全球10000多处国家公园中居领先地位,降水穿过天然落叶、表层土壤、花岗岩层层下渗,经过原生性森林、湿地渗透、溶解、沉淀等调蓄和过滤,形成水量水质稳定的基岩裂隙水和断裂(构造)脉状裂隙水,地下水资源达15.2亿m3,全市已探明的11处矿泉水水源地,均为偏硅酸型矿泉水,年可开发量约为128.4-170.2万吨,富含偏硅酸、锂、钙、钾、硒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偏硅酸含量为26.17~46.46 mg/L,超过了饮用天然矿泉水≥25mg/L的标准要求;锶含量最高达0.25mg/L,超过了饮用天然矿泉水≥0.20mg/L的标准要求;总硬度9.69~9.91 mg/L(0~75mg/L为极软水),属于罕有的低矿化度、偏硅酸型基岩脉状裂隙型矿泉水。国家公园土壤天然无污染,富含硒元素,硒元素含量范围在0.53~0.91 mg/kg,显著高于《天然富硒土地划定与标识》(DD 2019-10)0.3 mg/kg标准,是天然水体中硒潜在的来源之一。
《白皮书》强调,源自全球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武夷山的优质水资源,适合生产矿泉水、天然饮用水、泡茶水、化妆品用水、酿酒用水以及特种水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开发价值。
院士专家均认为,武夷山水资源不仅是天然洁净、万物共生的生态之水,也是宜居宜赏、极具潜力的富民之水。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在东南丘陵气候背景和地质本底影响下,南平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水、土、气、岩、生等生态系统基础要素协同演化,造就了特有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科学内涵。从保护和传承角度分析,受益于近年来南平市相关部门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武夷山自然生态的原真性和历史文化遗存得以传承,其自然与人文资源价值在中国乃至全球具有不可替代性。从发展优势分析,南平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水量稳定、水质独特,蕴藏着更为巨大的绿色发展潜力,“激荡武夷源头活水、推动南平共同富裕”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应有之举和必由之路。讲好武夷山水故事、做好南平“水+”文章大有可为。
农夫山泉武夷山公司总经理余春建、华润怡宝闽北地区经理刘雪平等企业代表先后表示,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水量足、水质优,水资源优势突出,南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产业发展,积极为入驻企业提供贴心服务,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企业十分看好在武夷新区水专业园投资兴业的前景。
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朴建华围绕“微量元素营养与人体健康”主题作视频演讲。(林奥)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97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