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梅州市五华县梅林镇福新村,曾经杂草丛生的一片荒地变成了绿油油的稻田,更令人惊奇的是,一网下去还能捕捞上来许多罗氏沼虾。
受番禺区帮扶五华的干部感召,长期在广州工作,已有数十年没有回老家的企业家李素偌返乡开展养殖业,闯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
在梅州市五华县梅林镇福新村,曾经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了虾稻共作养殖示范基地。
乡村荒地变成稻虾共作养殖基地
在梅州市五华县,当地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即山地面积占百分之八十,水域面积占百分之十,水田占百分之十。田地少,山地多,困扰着当地发展。由于种地收益低,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农民抛荒的现象。
今年三四月份,由李素偌投资的广东省悯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来到五华福新村,租用了10亩水田开始种植水稻,同时养殖了罗氏沼虾。这片稻田位于一个山脚下,天然的山泉水自山上倾斜而下,为稻虾共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稻田里一网下去能够捕捞到不少罗氏沼虾
稻虾共作,养殖罗氏沼虾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可为水稻提供有机肥,水稻无须使用化肥;水稻净化了水质又可为虾脱壳时提供避难所,防止软壳状态被其他虾啃食掉。同时,稻虾共作没有改变田地种植庄稼的性质,避免荒地的产生。
稻田的罗氏沼虾每年可以养殖三季,每一季每亩地收入几千块,每亩地每年都有1万多元的收益。
除了稻虾共作养殖示范基地之外,悯农公司还建成了面积约30亩的鲮鱼塘养殖示范基地。公司通过收购现有鱼塘及改造废旧鱼塘、开发荒废山塘等方式建设现有的鲮鱼精养基地,通过实际养成,让农户看到真实的收益数据。
李素偌表示,接下来,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投资,继续扩大稻虾共作、鲮鱼精养规模。同时带动周围水产养殖产业发展,打造全链条农业生态产业,让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带动五华人民共同振兴乡村经济。
稻田里的罗氏沼虾一年可养殖三季
番禺全面帮扶,五华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李素偌现在主要在广州工作生活,虽然在五华县梅林镇福新村出生,但15岁时就已离家到深圳和广州闯荡,以后数十年间都没有回过老家,什么样的机缘促动他回乡投资呢?
“在一次活动中,我看到番禺区的黄局长不遗余力推介五华的农产品,我觉得特别感动。一个外面的干部,对家乡的事情这么上心,我作为五华人反而没能为家乡作贡献。”李素偌说,虽然他从事的是地铁建筑行业,对养殖业不甚了解,但受到了黄局长的感召,仍然义无反顾地决定投资这一项目。
李素偌所说的黄局长是就是番禺区对口支援办常务副主任、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春雷。黄春雷曾担任番禺区驻五华县对口帮扶工作队队长、五华县委常委、副县长多年,对五华有深厚的感情,他因为经常在不同场合推广五华高山红薯种植,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红薯县长”。尽管黄春雷如今已回番禺工作,但只要有机会,他仍然毫无保留地推介五华的产品。
近年来,番禺区像黄春雷这样的帮扶干部一批又一批地前往五华,将珠三角先进的人才、资本、产业等带到这里,推动五华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以五华的区位、资源、产业与粤港澳大湾区实现联动发展。
在番禺全面帮扶五华的支持下,五华经济社会取得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116.19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62.97亿元、年均增长6.9%,预计2021年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80.84亿元、同比增长9.5%左右。
如今,广州番禺6个驻镇帮扶工作队共31人,从7月开始,已经与五华6个镇(长布、岐岭、华城、转水、梅林、棉洋)进行进驻对接,开始了新一轮的帮扶工作。“有幸成为帮扶队的一员,我感到非常光荣。肩负组织赋予的重大职责,我将跑好历史接力棒,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尽最大的努力。”番禺区驻梅林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王永锋说。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刘怀宇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7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