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乌龟怎样过冬,在家庭生活中,饲养一只小乌龟,是很多人的乐趣所在。当然,人们在将乌龟家养的过程中,其对于乌龟的生活习性也需多多了解。而在冬季时节,乌龟就需要冬眠。那么,家养乌龟应该怎样过多呢?下面本文就为大家进行介绍。
家养乌龟怎么过冬?
如果是幼龟的话,不建议让幼龟冬眠,因为这样的话,乌龟很容易死亡,刚刚生出来的乌龟是无法承受冬天严寒的考验的,死亡率很高,我们要把他们放在屋子里面,继续喂食,直到乌龟养到两岁的时候,有了经受严寒的能力之后,我们再让乌龟进行冬眠。
我们可以在养乌龟的容器的底部放入一层盆栽泥,厚度要达到3厘米,在上面要铺好水草,放在稻草内部不结冰处即可,等到下一年的时候,我们再把乌龟放出来。
乌龟冬眠期间,我们不要打乱乌龟的正常新陈代谢,就是不要去看乌龟,如果我们此时打扰它们,很容易使乌龟在冬眠状态下反复苏醒,导致乌龟的死亡。
冬眠的温度不能低于0摄氏度,所以在室外养乌龟一定要记住把乌龟放在厚实的稻草中间,保证里面的温度高于乌龟能承受的临界温度。
几种常见的乌龟冬眠方式:
1.稀泥冬眠法:
虽然看上去有点脏,但是对龟来说稀泥巴是它们的最爱。首先,泥土中富含益生菌对治疗腐皮烂甲有很好的辅助效果。相比传统的清水过背冬眠,在稀泥里冬眠的龟不会腐皮,反而冬眠前的腐皮经过一个冬天后能自己康复~!此法也是最贴近野外龟冬眠的方法,而且稀泥浆比水有更好的恒温效果。适用于所有绝大多数品种的水龟和半水龟。
操作方法:
1)拿个结实的周转箱去花园里挖些土回来,尽量多挖些宁多勿少。
2)把土里头的杂草石子挑干净,大的土块碾碎。
3)加水和泥保证土充分吸收水分变成泥浆状态,同时去除漂浮在水面上的枯草等杂物,水面高于泥面1-2cm。
4)待泥浆都沉淀后把箱子放在暗处然后放入龟,一般龟折腾一两天后会自己钻到泥里。
PS:使用稀泥法的过程中泥土不要加药消毒,推荐用樟树附近的土壤。平时留意水位变化,每月补水一次。
2.水砂法:
此法和稀泥法雷同,不过砂的效果不如泥好,龟钻进去比较吃力,但是砂比泥干净些,此法一般只给鳄龟以及剃刀麝香之类体格强壮的龟用。方法也很简单:
1)找个干净的容器
2)放入砂
3)加水洗砂,最后水面高于砂面1-2cm并加入2-3滴碘伏(成体鳄龟水面高于砂面5cm)
4)容器放在遮光处,放入龟。今年的3只大鳄苗,等外头气温降到10度左右它们会钻到砂底上面一点痕迹都不留。
3.椰土法:
此法相当于干燥版的稀泥法,利用了椰土松散容易让龟钻进去的特性,比稀泥法干净容易打扫清理,但是需要经常喷水保证湿度。此法最适合半水龟,当然湿度高的话水龟也能用。
1)找个干净的容器倒入椰土,同时拌入碘伏消毒,放太阳下晒1-2周。
2)晒过除味后放入龟。
3)等龟都埋入土中进入冬眠状态后,可在上面再覆上一层树皮(不推荐苔藓,容易发霉)
椰土湿度判定:手抓一把椰土,捏后结块不松散的湿度正好。捏不起来的说明太干了。一般干燥地区每周都要给土喷水加湿。
至于清水过背法不推荐,水质不好的地方此法冬眠龟很容易得腐皮白眼,龟冬眠前都要做好消毒预防工作。
养龟有什么风水讲究?
一、什么人适宜养龟
龟属火,养龟其实等于养火,也就是补火。要火的人可以养龟,一种是养在特定的环境中,如养在鱼缸或水盆内。另一种是让龟在家中随处走动。随处走动的龟,风水上称为“化煞龟”,何解龟能够化煞?
原来龟的背部拥有龟纹,龟纹中央有三格,代表天地人三才,旁边有廿四格,代表廿四山,亦有十格代表十天干。龟纹的底部又有十二格,代表十二地支。奇妙地,一个龟壳的布局,竟包含所有代表宇宙玄机的密码,因此龟被喻为四灵之一。古代称龟为“玄武”,与“青龙”、“白虎”和“朱雀”合称“四灵文化”。
中国人特别喜欢龟,理由是龟极长寿,能见证人间数百年兴衰,自古被视为长寿、吉祥之象征。当一人之家运极差,或本身欠火时,数术师会建议该人在家中养龟,让龟随处走动,一方面借助龟壳挡煞和驱走恶运,另一方面可加强火运,将阴性邪神赶走。因此养龟亦有防止被人落降的功效。
古代有些人死后埋葬时,在棺木下面先放一双龟,才放上棺木,象征阴者到地狱后,可获得灵龟作为交通工具,能骑在龟上遨游地狱道,因此龟是神性之物。
二、龟的摆放位置
养在鱼缸内的龟,如巴西龟养在特定的位置,最好摆在要火的方位,或需要阳性的地方如大门附近。火的方位可根据家族成员去厘定,如男性要火放在西北方,女性要火放在西南方等,如此类推。
三、养龟与改善家居风水的关系
从上面我们可以知道,养龟可以改善家居风水。养龟的作用主要有:
1.养龟能起到化煞的作用。
2.借助龟壳挡煞和驱走恶运。
3.加强火运,将阴性邪神赶走,有防止被人落降的功效。
4.改善家居空气质量。
养在家中随处走动的龟,基本上无须喂饲,因为它会吸食空气中的微生物,龟所以长寿。在家中养一龟,让它吸食微生物,也是改善家居风水的方法之一。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71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