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游水族-淡水观赏鳌虾、水族观赏宠物小龙虾饲养、繁殖经验!

特别提醒:本站诚邀鳌虾爱好者投稿或成为本站写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乌龟饲养 » 黄缘蛋,剥?还是不剥?

黄缘蛋,剥?还是不剥?

作者:尘风发布:2021-12-09 3:11:23阅读:3,730次

到了黄缘苗出壳的季节,或者到了晒新苗或夭折苗的季节,就到了讨论如何给蛋开孔救苗的时候。剥还是不剥?这是个问题,老生常谈的问题。

我 不 反 对 开 孔 剥 壳

在蛋壳上开孔或剥去一部分蛋壳,是一种帮助问题苗顺利出壳,提高成活率的一种简单易行且直接有效的人工干预办法。请注意我说的是问题龟苗。所谓问题龟苗,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种:

1、先天因素:种龟的体质和营养积累问题,直接影响到蛋的质量和成活率,

导致蛋发育异常或者体质弱无法自主破壳。

体质较差的发育迟缓半途夭折

2、后天因素:孵化环境的不适宜,会造成蛋的发育异常。比如常见的湿度过大材质透气性差,会导致硬质蛋壳开裂,革质蛋过度膨胀爆开;或湿度过低导致蛋内气室过大,挤占胚胎空间,导致苗弱小畸形。又或者自主破壳后,蛋壳卡住身体,导致龟不能顺利爬出。

遇到这些情况,采用开孔或剥壳的办法直接有效,处理得当,也有很高的成活率。毕竟是挽救了一个个小生命,况且从经济角度说,龟苗价值不菲,挽救一只就是捡到皮夹子是不是!

我 反 对 剥 壳 常 态 化

只是现在似乎剥壳出苗大有成为常态的趋势,网上晒的黄缘苗出壳图,十有八九都是人工开壳,似乎黄缘蛋过了两个月就必须开壳一样。我很能理解这种做法,为了成活率,为了经济效益,这个角度上也无可厚非。但是似乎繁殖者或者包括被引导的新手把繁殖的关键都导向了剥壳手段上,感觉是有点本末倒置的。

实践开孔剥壳的繁殖者,必然是经历了惨痛死蛋代价的一代养龟爱好者,包括我在内。以前连续几年缘苗死在蛋壳里,只能自己尝试各种孵化办法,观察蛋的发育周期状态,然后对比总结经验,逐步提高孵化率。现在的资讯较以前发达太多,我们有更多更广的交流渠道,吸收前人经验,实践试错的代价大大减少。但是往往我们偏爱捷径,所以我们最容易接受的就是开孔剥壳术,简单暴力干净利落脆~

而繁复的日常饲养工作和细节却容易被忽视,虽然我们都知道繁殖的最终成功来至日常进行的喂养和可靠的环境设置,可是这些工作经年累月,操作起来又远没有出苗那么兴奋有成就感,而且也很难用简单的教程方式来在网上传播,最终导致我们学会了开孔剥壳出苗,也止于开孔剥壳出苗,并每年都在重复这种事情。

后期这样的蛋基本是无法自主出壳的

我开始说到造成黄缘苗不能自主出壳的因素,我们通常把注意力放到孵化环节的因素,特别是湿度的把握上。的确湿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境要素,但是湿度并不是最重要或者单一影响的因素,湿度是和温度相辅相成的一对搭档,如果我们经常观察自然环境,就能体会到这种微妙的关系:在自然的环境下,白天太阳升起,温度升高,湿度相对降低;太阳落山,温度逐步降低,湿度随之升高,直到凌晨,温度降到最低,湿度增加到最高,两种因素的配合,形成露珠或雾气,由此昼夜交替,形成有起伏有张弛的周期变化。而在我们人工孵化中,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湿度和温度相对更均衡,似乎是更优越的孵化环境;但是这种恒定的环境是建立在温度湿度通风各种要素调配得当的基础上的,孵化底材水分调配不合适,在封闭的环境下,湿了很难变干,干了又不会自己变湿,尤其酷夏季节温度升高,而孵化环境湿度不能随温度降低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高温高湿,导致蛋裂开苗夭折的现象。因此人工孵化条件下我们不能只单纯的关注所谓蛭石的湿度,要综合孵化环境温度,通风情况等各种因素综合考量。

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要改善饲养环境,改进饲养方式,提高种龟的体质。现在龟繁殖的门槛并不高,买来带蛋种龟,当年就可以实现繁殖,而且当年的蛋质量说不定还很好,体格健壮、自主出壳。这似乎给了很多养龟者以极大的信心和成就感。然而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这样的繁殖孵化成功和我们的饲养水平没有多大的关系,在饲养多年后会逐步发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才是真正的饲养水平。

不调理好种龟体质,不改善种龟生活环境,而只会采用人工破壳大法繁殖龟苗,就好比不锻炼不养生提高体质,不打疾病疫苗,而是每次生病就猛喝药吊针大开刀;破壳大法有效,却治标不治本,只有关注并管理好种龟的每个季节每个方面的需求,把种龟养好养稳定,繁殖和高孵化率高成活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人工繁育的好处就是可以提高成活率,可以把野生环境下本来被自然淘汰的个体在人工条件下挽救回来。在正确的养育和孵化条件下依然不能自主破壳的个体,本来就是会被自然淘汰或者说应当被淘汰的个体。人工繁殖出大量这样的个体,人工种群的平均体质自然会下降,在以后的子二代三代后,这种基因上的素质下降会变的越来越明显,即便我们考虑不到野外放流增殖这种高境界的事情,但是随着人工圈养下的种群退化,又会更严重的依赖野生资源的加入,以改良和复壮人工种群,这样势必更进一步加速了龟种资源的绝灭;作为养龟爱好者,谁也不希望自己的龟基因退化。我们既然已经养龟、繁育龟,应该从源头上就把龟饲养好,培育出体质更好的后代,提高人工种群的素质,减少对野生资源的引进,也算是对自然的感恩和回馈吧。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66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