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鬣蜥(cyclura cornuta)是岩蜥属的物种,它们的种群主要分布于加勒比海的海地岛以及摩那小岛,犀牛鬣蜥是一种大型的鬣蜥,体长可达一米以上,体色一般为灰色、深绿色或棕色。犀牛鬣蜥的名字来源于它们头上突凸起物,让人看起来颇像犀牛角,故得此名。
注意:海地岛并不等于海地共和国,海地岛Hispaniola,也称为伊斯帕尼奥拉岛或西班牙岛,该岛左边为海地共和国,右边为多米尼加共和国,是加勒比海中第二大岛,仅次于古巴,面积7.6万平方公里,人口1千7百万人。
▲海地岛示意图
一、命名
犀牛鬣蜥由Pierre Joseph Bonnaterre在1789年最早被描述,英文名:Rhinoceros iguana学名:Cyclura cornuta,在这个学名中,属名Cyclura(岩鬣蜥属)是由古希腊词组混合而成,意思是尾巴上带着环纹的鬣蜥,而种名cornuta的意思是“有角的”,非常形象的描绘了犀牛鬣蜥的外貌特征。
▲刚出生的犀牛鬣蜥全身布满环纹,这样的环纹会随着它们年龄的增加而逐渐消失,最后仅留下尾巴上有一些环状痕迹。
二、亚种
犀牛鬣蜥总计有三个亚种,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海地岛亚种,它们分布在海地岛上;摩那亚种Mona ground iguana (Cyclura cornuta stejnegeri) 分布于波多黎各的摩那岛;纳弗沙岛亚种Navassa Island iguana (Cyclura cornuta onchiopsis),分布于海地和美国争议主权的纳弗沙岛,其中纳弗沙岛亚种已经宣布灭绝。
已灭绝的纳弗沙岛亚种:这种奇特的生物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经过两次考察,均未发现,故而宣告灭绝。纳弗沙岛大约5.2平方公里,这里生活着大量鸟类,因此岛上富含由鸟粪形成的磷酸盐矿,近两百年来,岛屿被过度开发,岛上原本生活着八种特有的爬行动物,其中四种因为人类捕猎和岛屿开发已灭绝,纳弗沙岛犀牛鬣蜥就是其中之一。现在美国政府已经把该岛建为生态保护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些爬虫爱好者认为,世界上应该仍有少量纳弗沙犀牛鬣蜥曾经被当做宠物带出该岛,希望在未来能够再现它们的身影。
▲纳弗沙岛的大致位置
摩那岛亚种:摩那岛大约有1500条犀牛鬣蜥亚种,然而只有5-10%是幼年蜥蜴,这样的年龄结构比例说明小蜥蜴在岛上很难存活,岛上引入的羊群和猪群经常会把整窝蜥蜴蛋全部毁灭,而幸运孵化的小蜥蜴又常常被迅捷的野猫(外来物种)捕获。最近,已经把一部分该岛的犀牛鬣蜥隔离保育起来。一般来说摩那岛亚种的颜色比海地岛亚种的颜色显更蓝更绿一些。
▲摩那岛的大致位置
▲摩那岛亚种的体色会更鲜艳一些,可能和当地茂盛的植被有关。
三、形态特征
主要参考对象为海地岛犀牛鬣蜥,犀牛鬣蜥和其他岩鬣蜥一样具有巨大的体型,超大的头颅,强有力的四肢,垂地而扁平的尾巴,以及从颈部顶端到尾尖的突起的角刺。大部分成年的犀牛鬣蜥约4.5-10kg重,体长可达60-140cm。它们的体色比较暗淡,从棕色到灰色都有,较暗的体色可以让它们在岩石中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
▲它们暗淡的体色能起到很好的保护色效果。
犀牛鬣蜥最主要的特征是它们鼻子上有类似犀牛角的凸起物,研究表明,它们身上的尖刺和凸起物,能够有效的使自己在尖锐岩石之间穿梭而避免受到伤害,同时也可用于雄性之间的炫耀和争斗。犀牛鬣蜥具有雌雄二态性,它们的雄性比雌性要大的多,也比雌性拥有更大的头颅、更长的尖刺以及更显眼的“犀牛角”,雄性犀牛鬣蜥的枕骨部分拥有厚厚的脂肪层,它们整个头部也具有大量的赘肉,这样可以让它们看起来更威武一些。此外它们大腿中的孔状物能够分泌信息素,用于同类间的交流。犀牛鬣蜥是一种日行性的鬣蜥,它们跑的非常快,当它们遇到危险时,会奋力撕咬对方,并且用强有力的后尾横扫敌人。
▲犀牛鬣蜥的头顶具有类似犀牛角的凸起,整个头部都有厚厚的脂肪赘肉,显得十分威武(其实很呆萌)
四、种群数量和栖息环境
犀牛鬣蜥的能够适应的范围非常广,在海地岛的一些灌木林,干燥森林,海边岩石区,内陆低地,离海小岛,小珊瑚礁等等一些亚热带地区它们都能很好的生存。目前大致统计,野生犀牛鬣蜥数量约为1-1.6万头,然而除了两处地方,其它地区的数量都在逐年下降,形势不容乐观(种群数未下降的地区,一处在多米尼加的贝阿塔岛上,它们的数量一直稳定;另一处在多米尼加的雅拉瓜国家公园,它们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在海底岛东南地区的小岛上,也有一定数量的犀牛鬣蜥分布,在海地岛主岛区域已经不多见它们的身影。
▲享受阳光浴的犀牛鬣蜥
五、原生地破坏
目前对野生犀牛鬣蜥的威胁主要有四种,1、首要因素是原生地消失,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大约35%的犀牛鬣蜥原生地遭到了破坏,而在海地共和国,这个不幸的数字大约是75%以上;2、其次是当地人对犀牛鬣蜥的捕猎食用,特别在海地,犀牛鬣蜥被当做一种美味的丛林肉而被大量猎捕;3、随后的是猫、狗、猪、羊等外来物种的引入,它们特别对幼蜥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4、最后是宠物贸易,在多米尼加犀牛鬣蜥贸易是被严格控制的,而在落后的海地,对此的管理几乎为零。
▲拍摄于2008年,海地北部的林贝海湾(Limbe),有一只年轻犀牛鬣蜥被渔民偶然抓住了,然而渔民们却兴高采烈的把它给肢解分食了。
六、食性
犀牛鬣蜥是植食动物,和大多数岩蜥物种一样,犀牛鬣蜥主要食物是各种树叶、花朵、莓果、瓜果等。个别的时候,犀牛鬣蜥也会变成机会主义者,它们会食用一些小型的蜥蜴、蛇类、以及昆虫等。2000年在圣迭戈动物园的一项研究表明,海地岛的种子在雨季前只要经过犀牛鬣蜥的食用消化,它们的发芽速度会大大提升。同时,岛上的雌鬣蜥在迁移筑巢的过程中为传播种子做出了巨大帮助。犀牛鬣蜥是海地岛自然生态下的最大植食动物,它们是保持气候和植被之间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在家庭饲养中,各种瓜果蔬菜都是犀牛鬣蜥的可口美味。
七、繁殖
犀牛鬣蜥的性成熟期比较长,雄性往往在4-5年达到性成熟,而雌性大体为2-3年。雄性犀牛鬣蜥对同性具有很强的领地意识,身体强壮进攻性强的雄蜥,它们拥有较大的领地,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雌性。通常犀牛鬣蜥的交配时间为每年的雨季开始前(海地岛的雨季大约在3-6月),发情期可以持续2-3周,母鬣蜥的产蛋期长达一个月,一般产下2-30枚蛋,平均约15个。雌性在它们产卵后会保卫巢穴很多天,受精后的蜥蜴蛋大约需经过85天时间孵化。值得一提的是,犀牛鬣蜥的蛋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蜥蜴蛋!
▲刚出生的犀牛宝宝,犀牛鬣蜥蛋是蜥蜴中最大的蛋
八、保育工作
犀牛鬣蜥是非常常见的人工保育品种,最早的保育工作是从1974-1994年开始,由多米尼加的国家动物园主持工作,每年大约有100余头小犀牛鬣蜥诞生。这项工作的成功主要得力于把刚出生的小犀牛鬣蜥从多米尼加西各地引入保护区,在保护区可以杜绝蛇类、山羊、猫狗等对小犀牛鬣蜥的捕杀。目前在多米尼加各地已经建立起多个生态保育区,每年出生的犀牛宝宝已达到了千位数,不少幼崽被放回原生地,或转送到世界各地。
▲2013年,多米尼加共和国已经开始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犀牛鬣蜥集中起来集中繁殖保育
▲保育区悠闲的“小犀牛”们
九、宠物饲养
全世界有大量犀牛鬣蜥的爱好者,人工饲养犀牛鬣蜥比较容易,在美国,现存有记录的犀牛鬣蜥大约有600多头,在欧洲和亚洲,被当做宠物饲养的犀牛鬣蜥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每年会有大量的犀牛鬣蜥宝宝出生,这大大缓解了对野生犀牛鬣蜥的抓捕。需要注意的是,在CITES附录里,它们仍然是保护动物。
成体犀牛鬣蜥的保温箱尺寸建议为1.8*1.2*1.2m,活动区域建议为6*4m,这样可以给它们有一定的领地感。白天,在保育箱里建议有一个T5或T8的UVB灯管,以及一只160w的太阳灯,以提供足够的热量和紫外线,射点中心温度建议在45-50度左右,模仿加勒比岩石上炙热的高温。
刚来的犀牛鬣蜥往往表现出对主人很强烈的敌意,经常会花费饲主2个月的时间和它们互动来获取彼此之间的信任,一般来说雄性犀牛鬣蜥的进攻性会比雌性更大一些。在此期间,饲主可以用它们喜欢的果实引诱它们,让它们熟悉饲主的气味、手势以及行为习惯。
▲每年都有大量爬虫爱好者人工繁殖的犀牛鬣蜥出售。
▲人工环境下长大的犀牛鬣蜥十分温顺亲人。
十、后记
最后仍旧需要一提,如果不是各方面的努力,犀牛鬣蜥可能将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从野外消失,我们应该看到,昔日辉煌的海地岛生态,没有败给任何天灾,却在最近几百年由于人类活动而满目疮痍。海地,目前仍旧是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我们应该永远明白,战争和贫穷,不仅仅是人类最大的敌人,也是生态系统最大的敌人。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66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