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鹦鹉的美丽和尊贵,具备所有鹦鹉的优点,亚马逊鹦鹉可活至80岁,人工饲养的它是可以伴老或和孩子一起成长的。亚马逊鹦鹉最喜欢模仿小孩子和女人声音。因为他们的音阶较高(Higher Resonance),往往由女士或孩子喂养,学人语则更快,更清楚。
【中文名称】巴拿马黄头亚马逊鹦鹉 【中文别名】巴拿马亚马逊鹦鹉 【拉丁学名】Amazona ochrocephala panamensis 【命名时间】Cabanis, 1874 【英文名称】Yellow-headed Parrot 【科属分类】鸟纲 、鹦形目、鹦鹉科 、亚马逊鹦鹉属
巴拿马黄头亚马逊鹦鹉很漂亮,宠物性非常好,在亚马逊里面稀少度甚比双黄头、黄颈亚马逊还要稀少,说话能力极佳,宠物市场价钱昂贵!它的羽毛大部分是绿色的。它们的眼睛虹膜是桔色的。黄色分布在它们的头冠和大腿处。在翅膀的转折处有少许红色点缀,羽毛边缘呈黄绿色。它们的翅膀的主飞羽是紫光蓝色,次飞羽是紫光蓝色分布在羽瓣和翼端。 巴拿马黄头亚马逊鹦鹉与黄冠亚马逊鹦鹉的体型差不多,喙只在尖部有少许黑色,头部黄羽仅头顶小部分分布,容易与黄冠亚马逊鹦鹉区分,学话能力佳,体长:36-40cm(14-16€€)。
中文名:蓝顶亚马逊鹦鹉
叫声:相当吵杂
英文名:Blue-fronted Amazon
拉丁学名:Amazonaaestiva
地理分布:巴西、玻利维亚、阿根廷、巴拉圭
体长:约38cm
平均寿命:50年
中文名:黄颈亚马逊鹦鹉
英文名:Yellow-naped Amazon
习 性:
黄颈亚马逊约有3种的亚种,外表差异不大,栖息于海拔600-700m的干燥或半干燥的林地、灌木丛、热带稀树草原内,通常成对或一小群活动,偶尔会一大群聚集,但由于近年野外数量不断地下降,大群聚集的情形已不多见,筑巢在高耸树木的洞穴内,约在2、3月时进入繁殖季,一窝约产2-3颗卵;幼鸟时期颈间通常没有黄色羽毛,在1-2岁时颈后黄色的羽毛会逐渐长出,5岁时会颈部黄羽会完全长成,然而并非每一只都有明显的黄羽。
形体特征:
约38cm
食 性:
一般提供混合种子、坚果、蔬果、谷物饲料等等。
中文名:黄冠亚马逊鹦鹉
英文名:Yellow-crowned Amazon
整体概述:
黄冠亚马逊(单顶帽、小黄帽)与其它黄头系亚马逊一样是很聪明的种类,共有4种亚种,除了原生种外(Amazona o. ochrocephala),其它三种都很少见,其中包括了巴拿马亚马逊(Amazona o. panamensis)、马拉乔黄冠亚马逊(Amazona o. xantholaema)与奈特洛氏亚马逊(Amazona o. nattereri);学话能力也不错,人工繁殖鸟不怕人且与饲主互动频繁,惟市面上所见多为野生鸟。
地理分布:
栖息于从中美洲的巴拿马到南美洲的巴西东部及玻利维亚的北部。
饲养摘要:
在人为饲养下的黄头亚马逊是活泼的鹦鹉, 生命力强,在适应新环境时均无太大的困难,喜爱洗澡与啃咬东西,可提供新鲜的树枝,繁殖期外可与其它亚马逊鹦鹉一起饲养 ,但还是成对饲养最为理想;价位不若许多亚马逊鹦鹉高,当宠物鸟是不错的选择,幼鸟养起也有不错的说话能力,与人互动方面和大部分亚马逊鹦鹉一样相当高,可惜人工繁殖鸟不多,所以幼鸟在市面上无论台产鸟与进口鸟都不常见。
繁 殖:
成对繁殖效果较好,通常4月进入繁殖期,繁殖期间有攻击性,尤其是公鸟为保护巢穴,在有人接近时通常很具侵略性,发怒时甚至会攻击母鸟或幼鸟,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打扰,一窝约2-4颗蛋,孵化期约26-28天,2个月后羽毛长成。
习 性:
黄头亚马逊栖息在各种地区─开放的林地、热带稀树草原、沼泽地、潮湿森林的边缘地带、农耕区及市郊等地区,大多生活在500至750m的低地内,通常成对或一小群约10-30只活动,但偶尔聚集300只以上,在哥伦比亚繁殖期在12-1月,在委内瑞拉2至5月;野生鸟的滥捕与严重栖息地破坏。
形体特征:体长: 36-40cm
食 性:
主要在树上觅食,但也会到玉米田寻找食物.
中文名:双黄头亚马逊鹦鹉
英文名:Double Yellow-headed Amazon
习 性:
双黄头亚马逊有数种亚种,双黄头亚马逊会在6、7岁后或更晚后头部的黄羽才会长到整个颈部与胸部,但依年纪、血统等不同会有差异,一般的大黄帽其头、胸、腹、肩等部位并不如麦格纳与崔斯玛莉亚双黄头亚马逊有着大面积的黄羽分布,但年纪大的大黄帽也会有整个头部甚至颈部都变成黄色的机会,会依每只个体而有不同;而国内区分双黄头亚马逊也就是皇冠黄帽主要有两种亚种─崔斯玛莉亚双头黄头亚马逊(Tres Maria Double Yellow-headed Amazon)与麦格纳双黄头亚马逊(Magna Double Yellow-headed Amazon);双黄头亚马逊栖息于热带稀树草原、落叶林、太平洋沼泽森林等,大部份栖息在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多成群或一小群活动,由于栖息地严重的破坏,以及人为盗捕的猖獗,使的野外数量大幅下降,在1994年时的数量估计低于7000只,而以墨西哥东北部的数量下降的情形最为严重;食物有种子、嫩叶、棕榈树果实、无花果、核果、水果等,可能有时会造成玉蜀黍、香蕉、芒果等农业作物的损害;分布于南部的族群的繁殖期约在2-5月间,北部的族群约在7月;由于台湾买卖野生鹦鹉的情形猖獗,使得亚马逊鹦鹉的繁殖被视为难度非常高的种类,建议各位购买合法进口的人工繁殖成鸟或有繁殖过的成鸟,给予适当的照顾,€€们繁殖的情形其实并非非常困难,虽然价格便宜的多,抵制拒买野生走私鹦鹉与经不法商人合法化进口的野生鸟是每位真正喜爱鹦鹉的朋友应进的本份,切勿愚昧地想要轻易繁殖野生亚马逊鹦鹉,通常野生亚马逊没有过10年是很难有机会繁殖的。
体形特征:
各种不同,约36-40cm
食 性:
食物有种子、嫩叶、棕榈树果实、无花果、核果、水果等,可能有时会造成玉蜀黍、香蕉、芒果等农业作物的损害。
中文名:白顶亚马逊鹦鹉
英文名:White-fronted Amazon
整体概述:
白顶亚马逊(白帽)是体型最小的亚马逊鹦鹉,€€们共有3种亚种,如要细分可分为白顶亚马逊( Amazona a. albifrons)、苏诺拉白顶亚马逊( Amazona a. saltuensis )、小白顶亚马逊( Amazona a. nana ),国内所进口的成鸟多为野生鸟,€€们是可爱的迷你亚马逊鹦鹉,手养鸟是不错的宠物鸟。
地理分布:
依亚种不同分布在墨西哥各地。
饲养摘要:
笼养的白顶亚马逊是偶尔会吵杂的亚马逊鹦鹉,新进的白帽亚马逊幼鸟比成鸟更快适应新环境与主人,适应的情况也较好,适应环境期间对肠胃的细菌感染很敏感,饮食卫生需多注意,一旦适应即变的健康与强壮,啃咬力强,定期提供树枝、玩具等耐咬的安全无毒物品供啃咬,若欲购买成对鸟做繁殖目的,宜选择人工繁殖鸟,因为市面上多为野生鸟,也可购买1-3岁尚未很成熟的对鸟来饲养待繁殖,亚成鸟开始饲养对日后成功繁殖会有比较有保障的成效,因为偶尔还是有一些淘汰或常无授精情形的种鸟进口来国内。
繁 殖:
成对繁殖效果较好,但人工繁殖成鸟不多见,繁殖野生鸟机率又微乎其微,所以国内繁殖成果非常少见;一般在5月进入繁殖期,室内的话可能会较早,建议巢箱使用25 x 25 x 50 cm规格,入口4cm,繁殖期或繁殖期前时可能变的聒噪,一窝约产3-4颗卵,孵化期26-28天,约7个星期羽毛长成。
习 性:
白顶亚马逊生活于各种不同型态的地区,有干燥地区、热带雨林、开放的森林地、农业地带、沙漠地区等等,在当地算是常见的鹦鹉,成对活动,繁殖期外会小群约20只左右一起活动,不太怕人,€€们在栖息的树木上常聚集上百只 ,常见到和黄额亚马逊(Yellow-lore Amazon)聚集,虽然栖地的锐减以及农耕地近年的大量开发使得白顶亚马逊数量锐减,但是原栖地里的族群还是保有一定的数量。
体形特征:
体长23-26cm(9.5-10.5€€)。
食性:
食物包括种子、核果、嫩芽、浆果,也常于农作区内觅食,造成农作物的损失。
中文名:红额亚马逊鹦鹉
英文名:Red-lored Amazon
整体概述:
红额亚马逊(红帽)是台湾常见的亚马逊鹦鹉之一,价格较便宜,€€们约有4种亚种,外表差异小,主要差别在面部黄色、绿色或蓝色羽毛的差别,年纪较小的幼鸟额头上的红色羽毛分布较少,会随着年纪而增加。
地理分布:
北从墨西哥到南美洲北部,还有族群分布在巴西境内的亚马逊流域。
饲养摘要:
€€们与些高价的亚马逊鹦鹉比起来,价格算是较容易负担的鸟种,由于€€们喜爱啃咬东西,饲养€€们最好提供新鲜或枯碎的树枝供€€们啃咬,刚从国外引进的鸟适应期时温度最好不低于摄氏22度,€€们适应期间对环境的变化或改变可能很敏感,一旦适应环境后即变的强壮 ,人工繁殖的红帽比野生鸟体型明显大且健康,幼鸟养起会非常亲人,但也会有亚马逊鹦鹉会任主人的特性,性成熟后有一些会有攻击性的情形发生。
繁 殖:
在亚马逊鹦鹉繁殖中€€们是常见的种类,成功的繁殖也较多,国内前几年一直在亚马逊鹦鹉的繁殖上乏善可陈 ,有部分原因应归咎于野生鸟的买卖,价格虽便宜,但是繁殖这些来自野外的可怜鸟儿的确是件难事,合法进口的人工繁殖鸟中红额亚马逊算是繁殖难度比较低的亚马逊鹦鹉,€€们约在4月时进入繁殖季,一窝约产2-3颗蛋,有时4颗,孵化期28-30天,羽毛长成8个星期。
习 性:
栖息在各种林地,包括热带雨林、红树沼泽区、热带稀树草原、农耕地等海拔1100m以下的地区,成对或成群约100只左右活动,在觅食时数量会聚集更多,筑巢在中空的死树中,繁殖期约在2-6月间;在当地是还算常见的种类,但严重的盗捕情形与栖息地破坏使的€€们的数量正在快速地下滑中,但是在国际买卖中依然很热络。
体形特征:
31-36cm(12-14€€)
食 性:
食物有无花果、种子、咖啡豆、芒果、棕榈树果实等,通常在树上觅食。
中文名:紫冠亚马逊鹦鹉
英文名:Lilac-crowned Amazon
整体概述:
紫冠亚马逊(紫帽)在台湾进口的数量不多,是非常美丽的亚马逊鹦鹉,头上淡紫蓝色的羽毛与前额的红羽是他们的特征,体型较小于大型的亚马逊鹦鹉,是中型的亚马逊鹦鹉,成鸟比较不若一些常见受欢迎的亚马逊鹦鹉活泼亲人,个性较为独立谨慎,自幼手养的幼鸟会成为十分可爱的宠物鸟,共有2种亚种。
地理分布:
分布在墨西哥境内的太平洋西岸地区,美国有许多逃脱的笼养鸟生活在野外。
饲养摘要:
笼养鸟有时会很聒噪吵人,但若饲养于空间大的鸟舍中则会安静许多,笼舍中的紫冠亚马逊不若黄头系亚马逊般不畏人且活泼, 个性较为害羞与沉稳,但很快地能适应新环境及饲主,通常适应期过后即十分健康强壮,幼鸟非常可爱与美丽,国内成幼鸟皆不常见。
繁 殖:
因为紫冠亚马逊对其他的种类可能有攻击性,成对分开养繁殖较为理想,使用30 x 30 x60公分左右的巢箱,入口8cm,繁殖期约在5月,繁殖期的前后可能变的相当吵杂,个性较害羞,不宜经常性打扰,公鸟在求偶时通常会竖起颈部的羽毛,摆动尾部及翅膀,一窝约产下2-3颗蛋,孵化期28-30天,约8星期后羽毛长成。
习 性:
最常栖息在山丘林地及山上的热带低地的落叶性森林到高地的林地中,尤其喜欢栖息在盆地内溪流旁有茂盛植物生长的峡谷地形,大部分生活于海拔600-2000m以上的地区内,成对或集体活动,在干季时聚集的数量较多(有时多至300只),也会多达1000只左右一起聚集在栖息处的树上,有季节性迁徙的行为,飞行时通常发出沙哑的叫声,筑巢在中空的树洞中,有时使用啄木鸟用过的洞穴或树上的白蚁窝,繁殖期依地点不同分别在2月及5月,栖息地的大幅消失已使得紫冠亚马逊野外的数量饱受威胁,而且十分脆弱;紫冠亚马逊已列为CITES一级保育名单中。
形体特征:
体长约34cm。 食 性:
食物尤其钟爱无花果,偶尔会在玉米田或香蕉等农作物区觅食造成农业损失。
中文名:绿颊亚马逊鹦鹉
英文名:Green-Cheeked Amazon
整体概述:
绿颊亚马逊(大红帽)是濒临绝种的亚马逊鹦鹉之一,野外数量只剩3000到6500只左右,个性比较不像黄头亚马逊或蓝顶亚马逊等般活泼好动;绿颊亚马逊也是一级保育的种类,国内很少见,人为盗捕及栖息地大幅遭破坏是族群数量衰退的主要原因。
地理分布:
大部分的族群栖息在墨西哥的东北部,冬天时有部分可能会迁徙到美国德州的南部。
饲养摘要:
绿颊亚马逊与紫冠亚马逊一样个性较不外向活泼,所以若饲养成对鸟欲繁殖还是给予他们较无打扰的环境为佳,在鸟舍中应提供新鲜树枝供€€们啃咬,人工繁殖的绿颊亚马逊可以很快的适应新环境,基本上大部分时间他们不会吵,但早晨及傍晚或兴奋时可能很吵杂, 其叫声会很尖锐且连续,喜爱洗澡,适应环境后十分强壮,是很美丽的鸟种。
繁 殖:
繁殖国内成果少见,因为进口量相当少,其繁殖信息与经验不多,繁殖期间会对饲主有攻击性,求偶期间可能会比较吵闹,由于生性比较害羞,繁殖期要尽量避免打扰,有时对于饲主观察巢箱的举动会显得紧张与不安,窝卵数通常为2至3颗,孵化期约28-30天,2个月左右羽毛长成。
习 性:
喜爱居住在河流边的林地、森林的边缘地带、丘陵地、农耕区和一 些干燥或半干燥的热带低地中,偶尔会和红额及黄头亚马逊聚集在一 起 ,成对或成群活动,有时会聚集数百只;由于栖息地破坏与违法宠物鸟买卖的高获利而带来的严重盗捕情形,再加上许多在农作物区觅食的绿颊亚马逊遭到农民射杀,使€€们的数量锐减至3000-6500只;筑巢于枯木树洞中,也会筑巢在啄木鸟放弃的树洞,繁殖季介于3-7月间。
体形特征:
体长约33cm。
食 性:
主要以水果、种子(尤其是松子)、浆果、坚果、花朵以及植物的嫩芽为食。
中文名:古巴亚马逊鹦鹉
英文名:Cuban Amazon
整体概述:
古巴亚马逊是濒临绝种的亚马逊鹦鹉,与€€血缘相近亚种约有4种,都是一级保育的种类,原生种已不多见,其它亚种再人工饲养数目上更是稀少,在1988所做的数量调查,所有亚种加起来只有5000只上下,现今的数量比当初更为稀少,藉由人工繁殖与栖息地保护、防止盗捕是保育团体正在做的复育工作。
地理分布:
依亚种不同分布在古巴、松木岛、大开曼岛、小开曼岛、开曼巴克群岛、巴哈马群岛等地。
饲养摘要:
国内外数量都算少,且价位一直处于高水平,主因也是身为一级保育的关系 ,长相相当特别出众且美丽,成对饲养繁殖与宠物鸟并不多见,古巴亚马逊生性较一些大型亚马逊害羞,比较容易有紧迫与惊慌的状况,也与人较不亲近,但人工繁殖鸟则不太会有这些问题,提供完善的饮食与环境是成功饲养的不二法门。
繁 殖:
鹦鹉繁殖业中仅有少数的数量,母鸟2岁后才会繁殖,公鸟则须3年, 但还是宜等至成熟点繁殖较理想,巢箱宽度至少等于€€们身体的长度,深度至少体长的3倍高,4、5倍高也许更好,入口最好比身体厚度窄一些,繁殖期对饲主可能有攻击性,繁殖期间最好将不必要的干扰降自最低,因为亲鸟领域性强且对于饲主检查巢箱很敏感,一窝通常生2-3颗蛋,孵化期约28天,幼鸟约在8-10周时羽毛长成。
习 性:
其亚种除了古巴亚马逊( Amazona l. leucocephala )外还有西古巴亚马逊( Amazone l. palmarum )、开曼岛亚马逊(Amazona l. caymanensis)、开曼巴克岛亚马逊( Amazone l. hesterna )、巴哈马群岛亚马逊( Amazona l.bahamensis ),主要差异在于头部、腹部的毛色的不同;栖息在松树林、干燥的常绿树林、棕榈树林等各种林地,偶尔出现在农业耕作区,觅食时通常都是小群聚集活动,但食物充沛食也有大批聚集的情形,繁殖期始于3-8月,筑巢在树洞中,也使用啄木鸟的巢穴及白蚁窝,因栖息地破坏、盗捕作为宠物买卖和引入外来的小型掠食者,所以€€们的数量已非常稀少。
体形特征:
依亚种不同约32-34cm。
食 性:
食物包括水果、嫩芽、松子、浆果、种子、核果等,偶 尔会在农作物田内觅食。
中文名:橙翅亚马逊鹦鹉
英文名:Orange-winged Amazon
整体概述:
橙翅亚马逊是体型较小的亚马逊鹦鹉,也是较普遍的亚马逊鹦鹉之一,价位也不像许多亚马逊鹦鹉一般地高,在苏利南当地是数量最最多的鹦鹉,体型虽不大但却是可爱的宠物,公鸟在成熟时可能会对人有攻击与侵略性,共有两种亚种,台湾国内的橙翅亚马逊大多是野生鸟。
地理分布:
广布于南美洲北部,大多栖息在安地斯山脉以东的地区,包括巴西、圭亚那、苏利南、盖亚那、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秘鲁、玻利维亚等国。
饲养摘要:
野生鸟和人工繁殖鸟反差相当大,人工繁殖鸟的尺寸明显比野生鸟大一号,且比较不怕人,野生鸟多经折磨与运送羽毛状况差,相当怕人,体型瘦小,刚饲养时会较害羞,但很快即能适应环境,且会变的十分健壮;橙翅亚马逊对亚马逊鹦鹉喜好的初入门者,无论是宠物幼鸟或想繁殖的成对成鸟都是很好的选择,售价不高,有着可爱的个性与讨喜的行为,喜爱啃咬物品,可提供玩具或树枝供其咬嚼,公母并无明显的外在特征,但一般来说,公鸟头部的蓝色部份会较母鸟明显,母鸟面部的黄羽分布会较公鸟广。
繁 殖:
虽然橙翅亚马逊普遍度高,但并不是常见的成功繁殖种类,有些繁殖者认为其繁殖难度高,改变环境就有可能很长一段时间不繁殖,野生鸟多于繁殖鸟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但也有繁殖者认为不困难,可能因地、气候、饮食、环境与饲养习惯等等有关系;繁殖期时可能有攻击性,不宜过度打扰,一窝约产2-5颗蛋,平均约为3颗,孵化期约26-28天,2个月后幼鸟羽毛长成。
习 性:
橙翅亚马逊在当地是常见的鸟类,但数量却有逐渐下降的情形,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当地常被猎捕作为食物,这个情形在法属圭亚那尤其严重;喜爱穿梭生活在各种近水源区的林地,包括热带雨林、稀树草原、沼泽区、农地等地区,必较不常发现于干燥的林地中,群集性强,常被发现成对、数百只甚至上千只一起活动,尤其是在晨昏时,但繁殖期时聚集数量会减少,,飞行时十分吵杂,但觅食时则较安静,€€大多在树上觅食,筑巢于中空树洞内,一次产2-5颗蛋;橙翅亚马逊有时会吵杂 。
体形特征:
体长32-34cm。
食性:
食物包括水果、坚果、棕榈果实、浆果等,食物不足时会到芒果园与橘子园内觅食。
中文名:圣文生亚马逊鹦鹉
英文名:St. Vincent Amazon
整体概述:
圣文生亚马逊应是所有的亚马逊鹦鹉中羽色最鲜艳、华丽的种类之一,身上的羽毛五彩缤纷,加上体型大, 更是亚马逊鹦鹉中最漂亮的种类之一,可惜€€们的野外族群数量与人类饲养数量十分稀少,栖息的小岛环境十分脆弱,导致圣文生亚马逊有绝种的危机。
地理分布:
仅分布在中美洲加勒比海中小安地列斯群岛的圣文生岛上。
饲养摘要:
圣文生亚马逊是许多亚马逊喜爱者的梦中之鸟,但是极为珍稀与美丽,国际市场上的买卖也非常难得少见,价位更是相当高,据说其繁殖难度甚至可能是鹦鹉里最高的,饲养的案例多于国际繁殖中心或是保育中心,罕见于一些国际收藏者,不宜当宠物鸟。
繁 殖:
由于圣文生亚马逊的数量在鹦鹉养殖中非常稀少,繁殖成功案例也很少,困难度相当相当高,是最难繁殖成功的鹦鹉之一,所以人工繁殖的数据并不很健全,鸟舍中的圣文生亚马逊很有攻击性,需成对分开饲养,需要大的生活空间,约于春天时进入繁殖期,一窝约产2-3颗卵, 孵化期26-28天,幼鸟在9-10个星期大时羽毛长成。
习 性:
圣文生亚马逊栖息在海拔125至1000m的潮湿森林中,但是较喜爱在低海拔的森林中活动,喜爱群居,通常成对或20至30只一起活动;€€们的数量会如此稀少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问题,由于圣文生岛是热带地区的小岛,岛上的栖息地只要受到人为破坏对€€们的影响都会非常大,一个暴风或飓风也可能毁掉整个族群,一些专门收集稀有鹦鹉的人也会使当地人偷抓幼鸟或盗捕成鸟作为宠物买卖;1902年时岛上大部分主要的栖息地都因火山爆发而毁灭,1984年所做的调查,圣文生亚马逊的主要栖息地只有16平方公里, 族群数量主要在1950年代起严重下滑,1970年的数量 估计约有数百只至 1000只,1982年时发现数量只剩421只左右,1988年约有440-500只,1994 年可能增至800只,而现今的族群数量并无新的调查报告,但可能于500只上下,就像许多岛 屿上的亚马逊鹦鹉,他们的数量、栖息地特别脆弱,除了人为的栖息地 破坏与盗捕,天然的灾害如暴风、火山爆发更是一大威胁,虽然是饱受青睐与保护的鸟种,但还是有不人私下进行盗捕或是将蛋至巢中偷出送到国外去孵化,谋取暴利,现今欧洲约莫有40多只的笼养鸟,保护这些美丽的鹦鹉免于绝种是最重要的鹦鹉保育计划之一。
体形特征:
约41cm 。
食 性:
食物包括各种水果、种子、坚果、昆虫等。
中文名: 帝王亚马逊鹦鹉英文名: Imperial Amazon 整体概述: 帝王亚马逊是体型最大最壮硕的亚马逊鹦鹉,也是最稀少的鹦鹉之一,更是最美丽鲜艳的亚马逊之一,头部、胸部延伸至腹部的鲜艳紫蓝靛红色非常美丽,头部硕大,眼神炯炯有神有股高贵不凡的帝王之气;他们也是多米尼加的国鸟,受到各保育团体与多米尼加政府的高度保护,国际间人为饲养数量极为稀少,复育、栖地保育、民众教育在这些年也愈做愈好,使的帝王亚马逊的生机再现,虽然野外数量依然非常稀少,但是所有的努力在这几年已渐渐看到成果。地理分布: 只分布在多米尼加境内。饲养摘要: 帝王亚马逊鹦鹉的数量与饲养更低于圣文生,其为更珍稀与濒临绝种的鸟种,饲养信息少,在每个繁殖场都是极为难见的鸟种。繁 殖: 全球至今成功繁殖的数量极少,各项数据非常缺乏,但一般相信繁殖难度非常高,一窝可能只能产下 1至2颗蛋,孵化期约26-28天,幼鸟需要10-12周羽毛长成。习 性: 帝王亚马逊是多米尼加共合国的国鸟与国家象征,在多米尼加的国旗上就有一只帝王亚马逊,可见该国政府如何重视与保护这个珍贵的鸟类,当地称他们为 Sisserou;帝王亚马逊与红颈亚马逊、圣文森亚马逊、圣露西亚亚马逊一样,都是生存与岛型地区的种类,数量都非常非常稀少,所面临的威胁也大都一样,最主要的就是栖地破坏与飓风之类的天灾,在70与80年代的几个强烈暴风严重的摧毁的大部分帝王鹦鹉的巢穴与栖地,也有为数不少因而丧生,以至于族群数量严重衰退,尤以1979年的戴维飓风袭卷后,数量锐减至20-50只,现今数量约上升为150-200只左右;栖息地小、巢穴短缺、伐木、农业发展、猎杀作为食物、捕捉活体贩至国际市场都是影响他们生存的主因之一,但是猎杀与盗补在这几年多米尼加政府的严厉法令下已获得非常良好的控制,再加上几个知名保育团体如RSCF(Rare Species Conservatory Foundation)与WPT(World Parrot Trust)近年来与该国政府配合,教育民众、规划8400英亩的国家公园作为保护栖熄地、监控栖地破坏的各种活动、严禁盗猎等…..,使得保育成果日见丰硕;帝王亚马逊主要栖息于山区森林中,通成成对或一群一起活动,有时会和红颈亚马逊一起出现,他们通常主要栖息于高海拔的山区雨林内(600 -1300m ),地形的崎岖艰难加上帝王害羞与机警所以非常难以接近观察纪录其生态,野外繁殖期通常在2月至6月间,但成对成鸟通常会整年占据与保护其巢穴,帝王亚马逊的繁殖速度非常慢,通常美隔一年才繁殖一次,通常会有两颗卵,但大多只会成功扶养一只幼雏离巢,繁殖速度慢也是族群数量成长缓慢的主因之一,相当珍贵。形体特征: 体长 45 cm 。食 性: 他们食用各种种子、坚果、水果、花苞、嫩芽等。
中文名: 希斯潘诺拉亚马逊鹦鹉
英文名: Hisponiolan Amazon
整体概述:
希斯潘诺拉亚马逊是相当难得一见的亚马逊鹦鹉,在国际上与台湾国内皆属稀有鸟种,也是属于体型较小的亚马逊鹦鹉,体型与古巴亚马逊相差无多,血缘也相当近,成鸟头部冠羽呈蓝色、腹部呈暗红色 V字状,幼鸟时期在这两个特征上都较为浅色。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多米尼加共和国与海地境内的希斯潘诺拉 群岛上,但在波多黎各与美国维京群岛上据说也有少部份意外引进或是运送间逃脱的族群栖息着。
饲养摘要:
希斯潘诺拉亚马逊是吵杂的亚马逊鹦鹉,虽不常有持续鸣叫的行为,但是其叫声响亮大声,在亚马逊鹦鹉中难有可比拟之种类,人工繁殖鸟照顾上并不困难,对于饲主、环境与饮食的适应度都不错,在国外会利用当成代理亲鸟来抚育极为稀少的波多黎各亚马逊幼雏。
繁 殖:
其在国际间鹦鹉业的数量虽不多,但繁殖成果有稳定发展的趋势,约于鸟龄三四岁后始让他们开始繁殖较为理想,巢箱可使用深度较为深的木箱,公鸟在繁殖期时会有侵略性,地域性会明显地增高,不宜时常打扰,一次繁殖约 2-3颗蛋,孵化期约为26-28天,幼鸟约在8-10周时羽毛长成。
习 性:
希斯潘诺拉 亚马逊在野外数量中,在多米尼加共和国中较多,其它地方就比较少了,族群数量虽无立即危机但也因为严重的栖地破坏与森林消失而持续减少中,破坏农作物遭捕杀、遭当地居民捕食、捕捉贩卖至国际鸟市与当成宠物都是 20世纪来希斯潘诺拉 亚马逊逐渐减少的原因;希斯潘诺拉 亚马逊喜爱的栖息地从低海拔干燥林地到潮湿的森林区域都有,包括了棕榈稀树草原、松树林、常青树林等等,但因栖地破坏现阶段多数族群都栖息在山区林地中,但还是会在低海拔区域里觅食;通常皆一小群至十多只一起活动,也会有数百只聚集活动的时候,繁殖期时则多成对活动,以树洞或岩块裂缝做巢穴,繁殖期约在二至五月间,窝卵数约2到3颗。
体形特征:
约 28-30cm ( 11-12 €€ )
食 性:
野外食物包括了各类种子、水果、作物玉米、香蕉等。
中文名: 圣露西亚亚马逊鹦鹉
英文名: St. Lucia Amazon
整体概述:
圣露西亚亚马逊是许多人心目中的亚马逊梦幻三巨头之ㄧ (圣文森、圣露西亚、帝王亚马逊),当然是因为与其它两种一样,圣露西亚有着华丽的羽衣、鲜艳 、奢华且不凡的羽色, 是大型的亚马逊鹦鹉,当然其珍贵稀有的特质更是引人入胜的主要原因之ㄧ,其野外数量极为稀有,甚至比圣文森还来的稀有,该鸟以被列为华盛顿公约一级保育之滨临绝种的鸟种,与帝王亚马逊一样,圣露西亚亚马逊更是该国的国鸟,受到法律的保护,除了在保育团体的复育机构与国家保育中心外,一般国际上的鸟场中非常非常少见。
地理分布:
仅分布位于东加勒比海,小安地列斯群岛的圣露西亚岛上,与圣文森亚马逊一样,圣露西亚亚马逊都是仅局限地生活在单一小海岛的鸟种。
饲养摘要:
圣露西亚应与这类的岛型特有种亚马逊 (帝王亚马逊、圣文森亚马逊等)相去不远,饲养信息缺乏,适宜饲养于宽敞的室外鸟舍,鸟舍须坚固因其咬合力强,适合成对饲养,不宜与其它亚马逊混养。
繁 殖:
在 1975年时圣露西亚当局与保育团体开始成立繁殖中心与复育项目,至90年代为止也成功繁殖出许多后代,人工繁殖的资料相当有限,因为笼养鸟极为稀少,但通常亲鸟一次产下1-2颗蛋,孵化期需约26天左右,幼鸟约80天羽毛长成。
习 性:
圣露西亚亚马逊生存于圣露西亚岛内中部与南部的浓密雨林内,从 19世纪开始€€们就遭遇栖息地破坏且紧缩的威胁,野外族群在19世纪中前都还算繁盛,到20世纪后数量则开始急遽减少,大多数是因为被猎杀,在50年代时还有约1000只左右的圣露西亚亚马逊生存在野外,60年代时又开始急速消减,在70年代做的田野报告中发现仅剩不超过100只生存于野外,一直到90年代数量才又微上升到300多只,族群数量的衰减最主要归咎于栖息地的迫坏,亦即人类对森林的大规模不当开发导致栖息地与老树的消失,第二个原因则是遭人为猎捕,这当中包括了猎杀为食与捕捉至宠物鸟市场,这些人类愚蠢的行为导致了这类稀有珍贵鸟儿的悲剧,在圣露西亚当局推行的倡导保育与法令保护下让这真稀的鸟儿得有一丝喘息机会,也于1979年的圣露西亚独立那年将圣露西亚亚马逊列为国鸟,可见其所代表的意义与不凡之处,而今日€€们的数量可能约在300-500只上下。€€们主要栖息于海拔500-900公尺的原始雨林中里,常被发现单独行动,团体觅食与日常活动大多约10几只至20只集结一起,早晨与傍晚常在树梢间群集觅食,野地繁殖期约从2月就开始了,通常一次只产1-2颗卵。
体形特征:
约 43cm (17 €€ ) 。
食 性:
各类的水果与种子应是€€们的主食,习惯筑巢于老树的树洞中。
中文名: 土库曼亚马逊鹦鹉(赤杨鹦鹉)
英文名: Tucuman Parrot
整体概述:
鸟体为绿色,身上除了翅膀部分其余都有黑边;前额有红色的羽毛,眼睛外围有一小块白色的眼圈;大腿有部分橘黄色的羽毛;主要飞行羽为绿色,尖端带有蓝色。尾巴内侧为黄绿色,鸟喙为腊黄色;虹膜为橘黄色。公鸟每边的翅膀上大约会有 8根红色的羽毛,而母鸟则是6根或是少于6根。
地理分布:
阿根廷的土库曼省、玻利维亚的东南方。
饲养摘要:
个性害羞但野性难驯,谨慎小心无法接近观察。叫声尖锐刺耳,而且音频比其它种类的亚马逊鹦鹉都来的高。
繁殖方式:
卵生,它们在野外的繁殖季节从 10月开始,人工饲养的则是从5月开始,它们一次会产下3到4枚卵,常会发生卵未受精的情况。孵化期为23到25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50到55天。公鸟从雏鸟一出生就会帮忙喂食,幼鸟离巢后还会接受亲鸟喂食10周左右。
习 性:
土库曼亚马逊鹦鹉喜欢在 1000到2200米的赤杨林区活动,在春秋两季有时候也会到低于海拔300米的森林区活动。大部分被看见的时候都是以15到100只的群体飞越过森林,非常明显易见因为他们非常吵杂。在树梢栖息的时候非常难以察觉,因为他们有良好的保护色掩蔽。
体形特征:
体长 25CM。
食 性:
土库曼亚马逊鹦鹉主要以种子、花朵、浆果、水果、植物嫩芽、以及坚果等为食。
中文名: 卡威氏亚马逊(白嘴基亚马逊鹦鹉)
英文名: Kawall's Parrot
整体概述:
卡威氏亚马逊 (Kawall's Amazon)是大型的亚马逊,体重可以高达600到750公克。他们的外型和另外一种大型亚马逊— 白粉亚马逊 (Mealy Amazon)长相很类似。由于卡威氏亚马逊(Kawall's Amazon)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品种,因此欧美对他所知无几,也很少人听过。唯有在原生地巴西才有人观察到这种新品种的亚马逊鹦鹉。在1995年以前,还没有人发现这种大型的亚马逊鹦鹉,直到1997年,一位名叫尼尔森卡威( Nelson Kawall)的繁殖家在巴西发现了这种全身绿色,长相类似白粉亚马逊的大型亚马逊,后来证实为全新品种,也就以他的姓氏命名为卡威氏亚马逊(Kawall's Amazon)。尼尔森卡威(Nelson Kawall)先生是巴西最负盛名的鸟类饲养家与繁殖者,他几十年来都致力于保护巴西当地濒临绝种的珍奇鹦鹉,例如 李 尔氏金刚( Lear 's Macaw)以及 斯皮克金刚 ( Spix 's Macaw)等,尤其是对于斯皮克金刚的复育贡献卓著,他也常在巴西当地的杂志上发表文章,同时他也繁殖一些非常稀少的变种鹦鹉。目前卡威氏亚马逊(Kawall's Amazon)只有在巴西当地亚马逊省可以看的见,人工豢养的部份并没有资料。
目前野外的数量也不明,暂列于华盛顿公约二级保护类。
鸟体为绿色,颈部和背部为蓝绿色,每片羽毛都有黑色的边缘。翅膀边缘和尾巴内侧覆羽为黄绿色。主要覆羽为蓝紫色,尖端并带有黑色;在翅膀外侧的三根次要覆羽有着红色分部;尾巴为绿色并且带有黄绿色的尖端,尾巴内侧有着红色的底色;眼睛周围有着一小圈白色的裸皮,上鸟喙为灰白色,尖端带有灰黑色,下鸟喙为灰白色。虹膜为红色。
地理分布:
目前仅知分布于巴西。
饲养摘要:
繁 殖:
在繁殖方面,由于是新品种且很少人饲养,因此并没有进一步的资料。
习 性:
卡威氏亚马逊主要栖息于巴西当地的森林以及河边,通常活动也是以小群体为主,觅食和生活习惯大致和白粉亚马逊鹦鹉相同,破晓时分出发觅食,黄昏回到栖息的树上过夜。硕大体型发出的叫声相当刺耳,非常吵杂。
体形特征:
体长 36CM~39CM。
食 性:
食物方面他们大致以水果、浆果、坚果、种子、花朵以及植物嫩芽等为主。
中文名: 白粉亚马逊鹦鹉
英文名: Mealy Parrot
整体概述:
鸟体为绿色,头顶有一小丛黄色羽毛;头部后面以及颈部的羽毛为暗绿色,并带有灰紫色的边,羽毛尖端为黑色;翅膀弯曲的地方带有黄红色的羽毛;主要以及次要飞行羽尖端的部分均为蓝紫色;两侧翅膀次要飞行羽均会有大约 5到6根带有红色的羽毛;尾巴内侧的羽毛为黄绿色;尾羽外侧有时候会有些红色分布;鸟喙底色为浅灰色,尖端为深灰色;虹膜为红棕色。
白粉亚马逊 (Mealy Amazon)是大型的亚马逊鹦鹉,最大的亚种体长可以达到42公分。健康的白粉亚马逊身上会像 非洲灰鹦鹉 ( African Grey Parrot s)以及巴丹鹦鹉(Cockatoos)一样,羽毛有着一层白色的粉末,他们的名称也就由此而来。白粉亚马逊(Mealy Amazon)号称温柔的巨人,相较于其他的亚马逊,他们的性情比较木讷稳定,外表 憨 厚粗壮,即使逗弄他们,咬人的机率也比其他亚马逊来的低。因为白粉亚马逊(Mealy Amazon)体型硕大全身主要为绿色,个性又宛如巴丹相当温驯,因此有些人称他们为「绿色的摩鹿加」(注:摩鹿加巴丹为一种原产于印尼摩鹿加群岛的大型巴丹)。
白粉亚马逊( Mealy Amazon)和其他的亚马逊比起来,他们的数量并不是很多,由于南美洲热带雨林的持续减少,滥垦伐木,使的他们的栖息地大量减少;再者他们也常被捕捉食用以及走私到其他国家,因此有些栖息地已经相当难见到他们的踪迹。白粉亚马逊(Mealy Amazon)一共有5个亚种,比较常见的是白粉亚马逊(Mealy Amazon),特征是头部有一小丛黄色的羽毛。查普曼氏白粉亚马逊(Chapman's Mealy Amazon)是亚种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为42公分,头上黄色羽毛分布的极少,身体的羽色也比较深。 素色白粉亚马逊(Plain-coloured Mealy Amazon)体型和白粉亚马逊(Mealy Amazon)一样为38公分,头上分布的黄毛也很少,胸部和背部则有分布着些灰白的色调。 哥斯达黎加 / 绿头亚马逊(Costa Rica Mealy Amazon / Green-headed Amazon)的体色则比较偏向黄绿色,前胸以及下腹部也多半为黄绿色,头顶的绿色则带有一点浅蓝的色调。 瓜地马拉亚马逊 /蓝冠亚马逊(Guatemala Amazon / Blue-crowned Amazon)则是最漂亮的亚种,头部明显可见有着蓝色的羽毛分部,也是所有亚种中,语言能力最好的一种。
地理分布:
盖亚那、苏利南、法属圭亚那、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墨西哥、尼加拉瓜、洪都拉斯等。
饲养摘要:
在 1980年间,许多野生的白粉亚马逊进口至欧美国家,饲养他们的人也发现,他们个性温和又相当容易驯服,不像少数亚马逊只亲近特定的饲主,白粉亚马逊对任何人几乎都相当友善,虽然野生鸟学会语言的机率很低,但是人工繁殖的白粉亚马逊有可能会说上几句话。因此在欧美算是很普及的 宠物 鸟。不过他们类似驴子般的响亮鸣叫,在亚马逊中可算是最刺耳的种类,所以仍然有些人对他们敬谢不敏。
繁 殖:
卵生,他们的繁殖季节在南美为 11月到隔年2月,中美洲则为4月到6月。通常一次会产下2到3枚卵,偶尔也会高达4枚;每枚卵产下的时间会间隔3天,孵化期间为24到25天,雏鸟羽毛长成约60到65天左右。在这段期间公鸟会非常紧张有攻击性,因此幼鸟在20周之前就应该将其隔离以免遭受攻击。
习 性:
白粉亚马逊 (Mealy Amazon)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山区森林至1500米的地区、树木散布的区域以及红树林,尤其喜好在森林边缘活动。在繁殖季通常成对活动,有时候会以20只左右的群体出没。大部分被看见的时候,都是他们清晨以及黄昏前往或是回到栖息的树木附近。有时候会和其它亚马逊集结行动,例如橙翅亚马逊(Orange-winged Amazons)、奈特尔氏亚马逊(Natterer's Amazons)、黄冠亚马逊(Yellow-crowned Amazons)以及红额亚马逊(Red-lored Amazons)等。偶尔在觅食的树木附近会聚集大群的数量高达数百只,然后会彼此吵杂的飞来飞去。他们觅食的时候相当安静,时间也比其它的鹦鹉都来的早,大约在清晨7点就会出发。每天会固定集结前往泥土河岸食用泥土,(【注】因为他们的食物有很多是未成熟的种子或水果,其中含有毒素,进食泥土不但可以补充矿物质,更可以帮助消化并且排出这些身体中的毒素)以及在浅滩处沐浴;平常安静休憩的时候不大容易发现他们,因为他们身体的保护色提供了良好的掩蔽。有随着食物迁移到不同区域的习性;在飞行的时候通常飞的很高,伴随着刺耳的响亮鸣叫。是相当吵杂的鸟种。
形体特征:
体长依照不同亚种,从 38到42cm8。
食 性:
主要食物为水果 (尤其是无花果)、浆果、坚果、花朵、树顶的嫩芽等。
中文名: 波多黎各亚马逊鹦鹉
英文名: Puerto Rican Parrot
繁 殖:
卵生,一次会产下 2到4枚卵,通常是3枚,孵化期为25到27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9周,幼鸟离巢后仍然会跟随亲鸟生活好几个月。繁殖季在2月到6月,特别喜欢在一种名叫"Cyrilla racemiflora"的树木洞中筑巢,而这种粗壮的树种只有生长在Luquillo山区的高处,以前数量多的时候,他们也会在波多黎各西北部的石灰岩峭壁、以及森林低地其他种类的树洞中筑巢,现在当地大部份均为人工提供的巢箱。他们一次会产下2到4枚卵,通常是3枚,孵化期为25到27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9周,幼鸟离巢后仍然会跟随亲鸟生活好几个月。
习 性:
原本波多黎各亚马逊栖息于波多黎各的各处林地,目前仅存于 Luquillo山区约144平方公里的林区。波多黎各亚马逊通常是成对或是小群体活动,以前数量多的时候曾经聚集高达好几百只的族群一起行动,他们有着固定的作息生活,通常在破晓的时候会聚集在栖息的树木附近约一个小时左右,期间他们会决定要觅食的方向并且吵杂的鸣叫,喜欢栖息在有良好视野的树枝上面;觅食的时间早上约在6点到9点,下午则是4点到7点,在觅食的时候很安静因此不容易引起注意。早上10点到下午3点则是他们的休息时间,晚上7点以后他们就会回到栖息的地方,或是就近找树木过夜。在找到适合的地点之前会不断的飞来飞去,直到他们在浓密的林叶间安定下来为止。虽然他们体型小,但是叫声非常刺耳,是相当吵杂的鹦鹉。
形体特征:
依照不同亚种分别为 25到29cm。
食 性:
主要以水果、浆果、坚果、种子、树叶、树皮、树枝、花朵、植物嫩芽等为食,在繁殖季节的时候,他们会特别以一种名为 "Prestoea montana"的棕榈树果实为主食。
中文名: 红尾亚马逊鹦鹉
英文名: Red-tailed Parrot
地理分布:
巴西南方的少数沿海地区。
饲养摘要:
繁 殖:
卵生,在野外他们的繁殖季从 9月到隔年2月,主要以啄木鸟使用过的树洞以及高大的树洞为巢,每年都会使用相同的筑巢地点。人工繁殖的纪录则相当罕见,因为他们是最难繁殖的种类之一,成功过的纪录是在冬天。红尾亚马逊一次会产下2到4枚卵,能够孵化出3只幼雏的情况相当罕见,孵化期为50到55天,幼鸟羽毛长成约8周。
习 性:
红尾亚马逊主要其息于巴西南部亚特兰大雨林的海岸地区,以及红树林沼泽区。他们主要成对或是以小群体活动,在冬天会聚集比较多的数量,有时候会高达 400只。从前数量比较多的时候会和另外一种濒临绝种的红镜亚马逊(Red-spectacled Amazon)一起集结活动;他们通常在浓密的林区搜寻食物,然后在沿岸岛屿附近栖息,在早上9点到10点会先在栖息的沿岸觅食,然后在飞到内陆区寻找下一各觅食地点,在下午5点就会回巢休息。回到栖息的地方会相当的吵杂,因为彼此要争夺视野良好的高枝过夜。在飞行的时候相当吵杂,但是当日落以后安定下来就变的非常安静。
形体特征:
体长 37cm。
食 性:
主要以种子、花朵、植物嫩芽等为食。
中文名: 红颈亚马逊鹦鹉(红项亚马逊鹦鹉)
英文名: Red-necked Parrot
整体概述:
鸟体为绿色;额头、头顶、脸颊、眼睛周围皆为蓝紫色;颈部有着红色的羽毛,有些鸟的红色羽毛会延伸到胸前;翅膀边缘和尾巴内侧的羽毛为黄绿色;主要飞行羽为深绿色,尖端为蓝紫色;鸟喙为腊白色,虹膜为橘红色。
地理分布:
多米尼克 , 加勒比海 的小安地列斯群岛上 。
饲养摘要:
繁 殖:
卵生。一次会产下 1到3枚卵,孵化期为26到28天,雏鸟约12周羽毛长成。等到雏鸟羽毛长成后,亲鸟会在洞穴外守候,鼓励幼鸟外出探索学习,一但幼鸟离开巢穴,他们就不会在回来了。
习 性:
红颈 亚马逊鹦鹉主要栖息于低地和山区森林780米的地方。它们如今通常都是单独活动,有时候也会成对或是小群体行动。在天刚破晓就变的非常活跃,通常会选择早上10点以前以及下午3点以后比较凉爽的时候觅食,快接近黄昏就会先回到栖息的地区。中午日正当中的时候,它们会在高枝上休憩,非常安静难以察觉,因为它们的羽色提供了良好的掩蔽。他们个性谨慎小心,如果受到惊吓会大声鸣叫然后飞走;通常他们喜欢在树上灵活的攀爬,寻找种子坚果以及水果,会依照食物的充足与否而有着迁徙的习惯。再飞行的时候会伴随刺耳的叫声,是相当吵杂的 鹦鹉。
体形特征:
体长 40CM。
食 性:
红颈亚马逊主要以种子、浆果、水果、花朵、坚果、植物嫩芽为食。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65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