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很多地方都在下雨,这两天天气开始放晴,许多鱼塘鱼吃食量较之前增加,有的甚至出现了投料后,仍有大量的鱼停留在料台,久久还不散去。每年都会出现一两个这样的时间段,此时的水质调节尤其要加强,同时还要注意预防好肠炎,否则极易从开始的吃食量大增,演变成少量死鱼的开始,最后形成肠道败血、细菌性鳃烂。
症状一、鱼在吃食过程中容易出现炸窝,或是吃料后在水面一冒一冒的。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1、鱼塘面积大,投料台数个数不够,在料台周围黑压压一片,聚集太多鱼,鱼在吃料的过程中,基于对食物的消化,溶氧消耗会增加,所以出现料台区的溶氧不足。2、有很多鱼塘采用的岸边投料,但有些鱼塘的岸边投料区水位较浅,地势不平坦,有障碍物,一旦水体中有较大个体头鱼,或是有凶猛的肉食性鱼,如大口鲶、翘嘴等,当部分鱼感到受到安全威胁,就容易引起鱼吃食的警惕性,严重时出现炸群,一哄而散,而投料机此时仍然在继续投料,导致投料区残饵增加,尤其是沉性料此时的浪费就会更大。变成残饵沉积在料台周围,变成耗氧源。
症状二、长期不对鱼塘补菌改底,以致水面出现油膜,或是在下风口出现厚厚的一层漂浮物。养殖水体,投入的饵料,要经过微生物的分解鱼才能吸收其中的营养,残饵粪便也需要微生物的分解才能不至于在池塘里累积,随着投食量的增加,相应的这些微生物的量也要增加,水体中天然的土著微生物数量有限,那怎么办?就需要通过人为的补充,如分解有机质首选芽孢杆菌原粉、酵素。此时水体中有机质相当于水体中垃圾,随着垃圾数量的猛增,同理也要扩大垃圾处理的产能、工人数量、运输转运车辆。像平时补充的芽孢原粉、酵素就是在扮演这些垃圾处理的角色。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千千万万的垃圾清洁工人,将会是什么样。同理,鱼塘的这些残饵大量沉积在水底时,没有发现意识到,如果已经太多,都漂到水面时,可以想象鱼生存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如果还不进行水质改善,那鱼能不生病吗?
最后,我想把我平时的处理办法分享给大家,推荐使用成都鱼康的芽孢原粉、酵素少量多次经常用,或是在料台区天天补充,也可把芽孢拌在饲料里内服,也可在风送投料机内添加,保持有机质产生与微生物分解间的平衡。对于已经在水面上有一层厚厚的漂浮物时,结合黑碳晶、纳米聚氧宝、底改片可起到快速处理油膜的效果。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58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