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潮起潜江,翘首盼香江。”
5月20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第3届香港潜江龙虾节在香港尖沙咀会堂举行。潜江市委书记吴祖云向香港各界发出诚挚邀请。
“香江之畔”掀起“红色风暴”“红色风暴”席卷“东方之珠”。香港媒体在报道此次活动时,纷纷这样形容潜江龙虾的魅力。
6月15日,第十届湖北潜江国际龙虾节暨第三届虾稻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龙虾节),将在江汉平原明珠——潜江市隆重举行。中外嘉宾将聚首“水乡园林”,共同见证“潜江龙虾,世界共享”这一主题的绚丽绽放。
“这是一场龙虾的盛宴。”龙虾节组委会负责人说,我们要让潜江龙虾掀起的“红色风暴”席卷全球,红遍天下!
18项技术标准掌控行业话语权
5月8日,湖北省政府举行湖北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新闻发布会。吴祖云介绍,2018年,潜江市虾稻共作面积达5万公顷,综合产值达到320亿元,同比增长40%,出口创汇1.5亿美元,加工出口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产品远销欧美等30个国家地区,书写了世界龙虾看中国,中国龙虾看湖北,湖北龙虾看潜江的市场传奇。
“潜江能够成为湖北省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是他们坚持开展标准技术创新的结果。”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舒新亚说。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因经常夹断秧苗的根,在田埂打洞,对水稻极具破坏性,一度被视为外来害虫。”被称为“中国虾稻连作第一人”的积玉口镇宝湾村农民刘主权说。
2000年10月,刘主权率先大胆地尝试稻田养虾。第一次他买了150公斤野生小龙虾放进稻田,来年春季种水稻的时候,他意外地收获了1500公斤小龙虾,卖了5000元钱。
“虾稻连作”成功了,这一种养模式悄然在江汉平原流传开来。
2006年,湖北省委把虾稻连作模式写进“一号文件”,在全省大力推广,使湖北一跃成为全国小龙虾养殖中心。
4年后,“虾稻连作”遭遇到了岔口矛盾——江汉平原一到春季就持续低温阴雨,不利于小龙虾生长,小龙虾不达标,但这时水稻播种马上又要开始,虾农们不得已只能将小龙虾低价贱卖。
难题如何破解?2011年,原潜江市水产局总工程师陶忠虎带队开始技术攻关。他们在潜江后湖农场建立“虾稻共作”模式实验基地,将养虾的稻沟由原先1米宽、0.8米深的小沟,改挖成4米宽、1.5米深的大沟,最终实现种一季水稻,养两季小龙虾,亩均经济收益从1200元一下提高到4000元。
“此后,市水产局又在全国率先制定了《虾稻轮作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技术规程》《潜江龙虾虾稻共作技术规程》《克氏原螯虾人工繁育技术规程》等系列小龙虾养殖标准。”潜江市信息与标准化所杨淑芳介绍,“虾稻共作”和小龙虾生态繁育两个示范区成功创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潜江也成为全国小龙虾标准化养殖示范市。
今天,潜江龙虾已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种繁育、生态种养、精深加工、餐饮物流、品牌文化于一体的完备产业链条,制定小龙虾全产业链标准18项,已通过HACCP、ISO9001和全球食品卫生标准BRC认证,并获得了美国、欧盟、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卫生注册,出口检验合格率和通关率均为100%,牢牢掌控了世界淡水小龙虾产品市场的话语权。
目前,潜江市“虾稻共作”标准化种养基地达到3.3万公顷,建成13个万亩高标准连片基地,亩产龙虾达200公斤、虾稻600公斤,每亩纯利润超过5000元,带动10万人致富、2万人脱贫,被誉为中国现代农业的成功典范,乡村产业振兴的样板。
“黄金30条”抢占品牌建设制高点
6月2日18时57分,一则《潜江龙虾红遍天下》的广告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前正式播出。这则时长仅5秒的广告,让潜江龙虾一时火遍天下。
在央视黄金时段投放广告,是潜江市聚力做大做强小龙虾品牌,提升潜江龙虾品牌价值的举措之一。
近年来,潜江市坚持把建设“潜江龙虾”国家级品牌作为推进农业转型、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湖北潜江龙虾投资公司、小龙虾文化传媒公司开展品牌经营,全力推进“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建设。
“去年,我们出台了《打造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行动方案》‘黄金30条’,将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工作分解为38个具体项目正式实施。”潜江市品牌办有关人士说,争取到2020年,使“潜江龙虾”成为“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文化是品牌的核心内涵,是品牌价值和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潜江市积极探索“龙虾+”模式,不断加强品牌文化培育和宣介。
“龙虾+文创”,以潜江龙虾为原始形象,设计特色龙虾吉祥物,开发文具、玩偶、配饰、纪念品和小龙虾动画表情包等。实施一部广告、一首歌曲、一部动漫、一部剧本、一部影视剧的“五个一”工程,将潜江龙虾品牌形象深植于消费者心中。
为加强品牌共享,提升品牌价值链,继走进香港之后,潜江小龙虾还将走进北京、上海,走进武汉军运会、走进联合国总部、亮相纽约时代广场。在全国建设3000家直营和加盟店。潜江市还主导成立全国小龙虾市场联盟,与全国15个地区和45家企业实现品牌及技术共建共享。2018年6月,潜江市与北京市顺义区签署《进京食用农产品安全保障合作框架协议》,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小龙虾唯一供应基地。
据悉,品牌建设有效提升了潜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该市先后被授予“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虾稻之乡”“中国小龙虾美食之乡”“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等称号。“潜江龙虾”“潜江虾稻”也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潜江龙虾”获评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16个追溯中心撑起质量安全保护伞
5月30日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湖北交投莱克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访,遇到正在该公司虾仁车间检查的潜江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何正发及两名执法人员。
“我们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何正发告诉记者。去年,他们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流通、生产和餐饮企业99家。今年前5个月已检查企业91家,检查频率、力度都比去年更大。
“欧美人餐桌上,每3只小龙虾就有2只来自潜江。”交投莱克常务副总经理陈莘莘说,自2003年开始做加工出口以来,10多年来公司的产品从未出现质量问题,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功不可没。
潜江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吴明星说,小龙虾是潜江的支柱产业,不仅事关潜江经济发展,更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尤其要加强监管,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该市已建成全国首个虾-稻产业大数据中心,16个小龙虾质量安全可追溯中心和1个中心监控平台,通过全产业链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小龙虾从农田到餐桌等各环节的质量可控与溯源追责,为龙虾质量安全撑起了严密的保护伞。“基于智能化的‘放心消费虾乡行’公众号暨小程序,拟在今年龙虾节开幕式上启动上线,监管将再次升级。”吴明星说。
潜江还建起了湖北首个小龙虾检测中心,加强日常检验检测制度,实现从生产到销售全程可追溯。10多年来,无论国抽、省抽,还是市级抽检,合格率均为100%,出口欧盟135项检测指标无一项超标。2018年,仅针对 13个小龙虾万亩养殖基地就完成了508批次的小龙虾检验。今年截至5月底已检验小龙虾317批次,全部合格。
“集团赋能农业、链接未来,搭建了全国首家可视化小龙虾垂直电商交易平台‘虾谷360’和全程智能跟踪服务物流平台‘虾谷快运’,18小时内可将潜江小龙虾送达428个城市。去年日交易量达1000吨,年销售13万吨。今年日交易量发展到1500吨,年销售有望突破20万吨,而且质量全程可控。” 在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湖北潜网生态小龙虾产业园集团总裁田忠玲告诉记者。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52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