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荆楚大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最强、吸引消费者最关注的莫过于小龙虾。
近年来,湖北围绕“调”字做文章,突出“转”字促发展,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计划,打造沿江环湖地区70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区;划定1500万亩优质油菜保护区,打造长江、汉江沿线油菜优势产业带及油菜花海品牌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积极探索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新模式。
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3月16日,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在湖北省襄阳市召开,湖北省省长王晓东在会上作经验交流时说,湖北坚持转方式、转路径、转动能,狠抓稳产优产、结构优化、增绿添绿、品牌塑造,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当前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湖北将扎实做好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努力开创今年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双水双绿”谋多赢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以来,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高广金劳模创新工作室积极投身春耕备耕生产,据其调查显示,当前农业面临不可忽视的问题:种植业因粮价下降,增收困难,流转土地的纯种粮食大户,已处于亏本状态;盲目发展蔬菜,出现滞销亏本;养猪出现市场疲软,大型养殖企业调减养殖数量;渔业四大家鱼卖价低,销售困难。
在全国水稻、小龙虾产量第一县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春耕备耕的关键词是围绕绿色水稻、绿色水产的“双水双绿”——稻田综合种养升级版模式展开。
“根据前期的春耕备耕情况调查,监利县水稻面积基本稳定,种植结构逐渐优化,“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已达到80万亩,预计年底将突破100万亩”。监利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贺章华介绍说,监利县大力推广“双水双绿”绿色高效模式,受“虾稻共作”面积逐年大幅增加影响,监利县的早、中稻种子价格每斤会略降低3~5元,农药化肥用量会减少约20%,水稻品种播期推迟,抽穗扬花期避开高温,有利于稻米品质的提升和“监利大米”品牌的创建。
3月16日,湖北省虾稻产业协会在潜江市举行小龙虾技术培训大会,数千名小龙虾从业者观展、培训。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唐建清预测,2019年小龙虾养殖规模将飞跃发展,全国总产量大幅增加,旺季可能会出现滞销和降价,淡旺季价差更显著,但大虾的效益凸显,品牌化的打造成为未来小龙虾行业的趋势。
潜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运长说,潜江在水田区推广虾稻共作等模式,打造全国一流的标准化虾稻共作基地,旱田区推广潜半夏与蔬菜连作轮作等种植模式,形成“南红北绿”产业格局。
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常年种植粮食作物增收乏力,农民有强烈愿望发展稻虾共作,引入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潜江华山公司,后发优势强劲。枣阳市财政统筹500万元对百亩以上的稻虾共作基地进行补贴,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加快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转化进程,为该县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提供支撑。
洪湖市力争在适宜区域全覆盖“双水双绿”稻田综合种养75万亩。稳定再生稻种植面积30万亩,目前,维修育秧大棚、备足育秧营养土、水稻种子,育秧工作准备就序。石首市委市政府强化对春管春耕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壮大“鸭蛙稻”“双低油”“放心菜”“特色果”“生态虾”的种养规模。
湖北要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6500万亩,总产稳定在500亿斤以上,实现粮食稳产、优质供给、农民增收、生态环保多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肖伏清表示,湖北要以县、乡镇为单位整建制开展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行动,持续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行动,全面推行节肥、节药、节水、节膜等绿色生产技术,优化施肥结构和用药方式,促进产业绿色发展。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51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