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资金、商业模式、移动技术的进步,各种条件的成熟无限的降低了互联网餐饮的启动门槛,这场小龙虾革命之火终于被点燃。
最近 3 年,小龙虾的消费以指数级增长,全国有 10 万创业者投身其中,2016 年第二季度小龙虾专门餐馆数量同比上涨 33%,这股浪潮就像小龙虾鲜艳欲滴的颜色一样红透中国。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1930 年代,小龙虾由日本人引入中国,在南京周边地区逐渐繁衍开来。当时仅被作为宠物的饵料放养,由于社会环境还处于解决温饱的阶段,壳多肉少的小龙虾并没有什么人喜欢食用。
小龙虾工业革命里 6 大关键人物
而随着时代与环境的变化,小龙虾的美味天赋被更多人挖掘喜爱,尤其是以下6位关键人物对小龙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一位:许建忠——中国小龙虾创业的第一人
创新:十三香小龙虾
从水煮虾到“十三香小龙虾”,再到“中国龙年盱眙龙虾节”,短短7年的时间,“盱眙龙虾”的品牌打响了,消费者市场需求也被急速扩大,小龙虾的消费特性开始显现。
第二位:刘主权——工业化时代新思维
创新:虾稻连作模式
中国的早期小龙虾竞争史,是江苏盱眙和湖北潜江两个地方交错式的创新较量而不断升级的。盱眙的领先在于口味和营销的创新,而潜江的领先,在于将小龙虾正式带入了工业化时代。
最初的小龙虾属于田园牧歌式的作业方式,产量相当低,2000 年,潜江农民刘主权第一个想到了将小龙虾放在水稻田里饲养:夏季钻洞种稻,农闲繁育收获。这个著名 “虾稻连作模式”自推广以来,为成千上百的农民带来了更多的收益。
第三位:郑玉林——欧美市场“先行者”
创新:“莱克制造”
2003 年以前,江苏小龙虾出口连续 13 年位居中国首位;从 2004 年开始,湖北小龙虾出口超过了江苏,此后这个出口冠军的头衔一直戴到今天。决定性的原因,第一是稻虾连作模式的推广,第二是郑玉林。
郑玉林,潜江莱克水产老板。在今天的欧美市场,每 3 只小龙虾就有 2 只来自潜江,其中至少有1只是 “莱克制造”。郑玉林的成功,在于和新加坡商人陈建达建立了合作关系,而后者垄断了全球 80% 小龙虾市场的供货渠道。
郑玉林所从事的,其实是中国最典型的代工制造模式,接单、生产、交货,技术很简单,竞争力在于成本,而经由他引进的渠道和需求,又反过来大大的刺激了潜江农民的养虾积极性。
第四位:舒新亚——小龙虾界的 “法拉第”
舒新亚,湖北水产研究所科学家,2005 年在莱克水产的资金支持下,开展了一项叫做 “克氏原螯虾人工诱导繁殖技术” 的研究。简单说,这项技术就是测试出小龙虾产卵的最佳光照、水温、水位、水质、投喂方案,让小龙虾产卵产卵再产卵,最大限度的提升产量。
2008 年,湖北建起全国最大的小龙虾工厂化育苗基地,到今年其年产虾苗已经达到 10 亿尾,供应全国数十万农民养殖,占领了全球餐桌 60% 的小龙虾份额。
第五位:李代军——油焖大虾创始人
创新:油焖大虾
据《潜江市志》记载,2003 年,李代军在江汉油田开设餐馆,以每斤 0.2 元购买龙虾,将其烹调成油焖大虾,因味道可口,迅速火爆,仅两三年时间潜江市油焖大虾餐馆就发展到2000 多家。
第六位:陈莉荣——油焖大虾助推者
创新:将油焖大虾推向全国
湖北油焖大虾再火,也只是地域美食,将其推向全国的,则是潜江人陈莉荣。
2004 年,陈莉荣到北京开餐馆,推出湖北菜油焖大虾,然而开始的时候备受冷遇。后来她发现,这道菜油太多,味太重,虽然受乡里人欢迎,却未必符合城里人胃口。最终她作了一番改良,以精美的紫砂壶为器皿,加入党参、虫草、乌鸡等药草一起熬煮小龙虾,既保留了小龙虾的香辣,又增加了药草的鲜美,一推出就大受欢迎。
据说这道菜为她的餐馆带来了一年 1500 万的生意,口耳相传,很快就带动起了北京的小龙虾文化。
以上就是小龙虾工业革命里 6 大关键人物。他们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收获了小龙虾创业的最早一桶金。但小龙虾这一外来物种在中国的发展,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危机很快袭来。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50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