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连续举办四届龙虾节,龙虾产业需求十分旺盛,造成过度捕捞,龙虾野生资源缺乏保护,最后导致种质逐渐退化,单产上不去。单产不高、种质退化严重不光是潜江龙虾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也是全国淡水养殖业普遍遇到的问题。
我对“虾稻共作”生态高效种养模式寄予厚望。前不久,《潜江龙虾“虾稻共作”技术规程》作为全国性行业技术规程予以公布和实施,“虾稻共作”再一次让潜江登上全国当前稻田种养技术的最高峰。潜江“虾稻连作”模式亩产只有100斤,而推广“虾稻共作”模式,亩产就可以稳定在300斤,上升的空间非常大。同时,利用“虾稻共作”发展生态有机稻前景也非常乐观。
政府应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搞好技术培训,扩大全市“虾稻共作”模式的规模,同时加强科技创新与研发,密切关注推广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苗种供应,虾与稻共作存在的矛盾,包括病虫害防治、用水、肥料、农药等。同时,大力建设龙虾良种选育繁育基地,选择个体大、生长速度快、含肉率高、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定向杂交,实现克氏原杂交生态可持续发展。
一水两用一地多收 虾稻共作效益高
潜江农民将小龙虾养殖与水稻栽培相结合,采取虾稻连作、虾稻共作的方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还提高了龙虾和水稻的品质,提高了农民收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这就是我经常说的,水稻+水产=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一水两用、一地多收”不仅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稳定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对于确保基本粮田的稳定,确保粮食安全战略有重要意义。
稻田种养需要集中供水,少用、不用农药,建立良好的防逃、防偷设施等。今后,要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不断提高稻田的综合生产能力。
要跳出原有框架,主动与种植业、农业工程、粮食加工业、餐饮等行业结合起来,做到“产、加、销”一体化。要组织联合起来,以种养大户为核心,建立农业新型合作组织,建立行业协会,实现统一苗种、统一养殖技术、统一供销渠道、统一商标、统一价格,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类主体的生产潜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
发展小龙虾生态养殖 保证食品安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以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和化学激素等为代表的现代工业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导致土壤、水与环境的污染,生态体系也受到破坏,产生土壤肥力衰退、植物抗药性增强、水体生态功能锐减等一系列问题,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也受到较大影响。
尤其是在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人们对于绿色食品、健康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所以我认为,潜江小龙虾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注重生态养殖。
实施生态养殖,就是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种植业、养殖业技术精华有机结合,建立多物种共处、多层次配置、多级质能循环利用的生态种养高效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提高综合生产效果。实行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少施或不施化肥,多施有机肥。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形成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确保食品安全。只有这样,才能把小龙虾的发展之路走得更长远。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2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