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壳病
症状:病虾壳上有明显溃烂斑点,斑点呈灰白色,严重溃烂时呈黑色,斑点下陷,出现空洞,最后导致内部感染,甚至死亡。
病因:由假单胞菌、气单胞菌、黏细菌、弧菌或黄杆菌感染所致。
烂尾病
症状:感染初期病虾尾部有小疮,边缘溃烂、坏死或残缺不全,随着病情恶化,溃烂由边缘向中间发展,严重感染时,病虾整个尾部溃烂掉落。
病因:小龙虾受伤、相互残食或被几丁质分解细菌感染。
肠炎病
症状:小龙虾肠道无食物,有气泡,肠道肠线区域出现蓝色色素过重堆积情况,伴有肝脏萎缩、颜色发白、变浅、保护膜不清晰等。感染初期小龙虾表现食物减退,不进食,会逐渐往浅水区、水草、岸边等靠近,应激能力减弱,遇人不躲避,趴伏岸边,活动迟缓,会出现消化道肿胀充血,随着病情发展最终死亡。
病因:该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所致,继发性或原发性弧菌感染。
出血病
症状:病虾体表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特别是附肢和腹部较为明显,肛门红肿,不久死亡。
病因:由产气单胞菌引起。
腹水病
症状:病虾头胸内水肿,呈透明状。病虾匍匐池边草丛中,不吃不动,最后在池边浅水滩死亡。
病因:小龙虾腹部受伤后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继发性或原发性弧菌感染。
黑鳃病
症状:鳃部由肉色变为褐色或深褐色,直至变黑,鳃瓣萎缩,鳃组织萎缩坏死。患病的幼虾活动无力,多数在池底缓慢爬行,停食。患病的成虾常浮出水面或依附软壳病露出水外,不进洞穴,行动缓慢,病虾往往伏在岸边不动,最后因呼吸困难随后慢慢而死。
病因:虾鳃受真菌感染所致。病原属真菌中的半知菌类。该病是由池塘水质恶化污染,促使镰刀菌大量繁衍寄生在小龙虾鳃丝、体壁、附肢基部或眼球上所致。
瘟疫病
症状:病虾体表有黄色或褐色斑点,在附肢和腿柄基部可发现真菌的丝状体,病原侵入龙虾体内,攻击中枢神经系统,并迅速损害运动功能。病虾呆滞,活动减弱或活动不正常,严重时会造成病虾大量死亡。
病因:由真菌引起。
水霉病
症状:病虾体表附生一种灰白色、棉絮状菌丝,患病的虾一般很少活动,不觅食,不进入洞穴。
病因:由水霉菌感染所致。
白斑综合症
病症:虾活动减少、无力上草、摄食减少、体内出现积液、头盖壳易剥离、肝胰腺颜色变白,死亡量迅速上升等症状或现象。病虾活力低下,附肢无力,无法支撑身体,应激能力较弱,大多分布于池塘边。病虾体色较健康虾灰暗,部分虾头胸甲处有黄白色斑点。解剖可见胃肠道空,一些病虾有黑鳃症状,部分虾尾部肌肉发红或者呈现白浊样。
病因: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
纤毛虫病
症状:体表、附肢、鳃上附着污物,虾体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絮状物,致使小龙虾活动力减弱,食欲减退。
病因:由纤毛虫寄生所致,主要寄生种类包括聚缩虫、钟形虫、单缩虫和累枝虫等。
软壳病
症状:虾壳软薄、体色不红、活力不足,运动能力较差,觅食不旺、不肯进食,生长缓慢、协调能力差,虾壳整体偏薄并且比较软。
病因:钙的摄取不足,或者光照不够降低了钙质的转化,pH长期偏低,池底淤泥过厚,都有可能造成龙虾得软壳病。虾苗密度过大、长期投喂单一饵料也可导致本病。
脱壳不遂
症状:病虾在其头胸部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痕,全身发黑。
病因:生长的水体缺乏某种元素。
畸形病
症状:病虾身体弯曲,有的尾部弯曲,有的尾部萎缩,有的附肢上刚毛变弯,甚至残缺不全。幼体趋光性较差,活动无力,多数沉入水底,蜕壳十分困难。
病因:池水中重金属盐类过多和某种营养元素缺乏造成,或者认为损伤。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25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