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5月份小龙虾就进入了发病的高峰期,有人称其为小龙虾的“五月魔咒”,去年在湖北武穴市场也亲眼目睹了小龙虾整个发病过程,看着养殖户那无助和无奈的眼神,笔者心里更不是滋味。因此才想起和大家分享这篇文章,希望能够让养殖户们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跑塘时很多养殖户都会问到底小龙虾发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其实叫我真正具体说是哪一种原因引起的我还真没那个把握,个人觉得引起小龙虾5月份大量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由综合性因素引起的。
4月底、5月初开始,气温开始回升,小龙虾池的稻桩和野草开始大量腐烂,导致水质容易恶化产生毒素;经历一个多月的生长,虾池里的密度增大,所需饵料氧分更多,产生的残饵、粪便也更多,也一样会使水质容易恶化;虾池底部积累的垃圾过多,没有定期换水改底分解,底部细菌虫卵易滋生;4月中旬开始,很多养殖户开始起虾卖了,为了能多卖点虾,养殖户每天不间断连续起虾,因此不达规格的小虾容易在起虾、放虾过程中受伤,进而导致细菌感染引起发病死亡;5月份,温度升高,小龙虾的吃食量也增大,养殖户为了让小龙虾能够尽快上市,便盲目增加投喂量,喂高蛋白饲料,导致虾的肝脏负荷重,特别是大虾吃得越多,越容易患肝胆综合征,这也是为什么小龙虾发病时大虾死得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5月份有些虾池种了伊乐藻的长势过于浓密,甚至长出了水面,养殖户却没有及时分行和割草头,易导致小龙虾被缠于草里面,过多的草也会和小龙虾争夺空间和溶氧,伊乐藻长出水面不及时割草头就易死亡、腐烂进而败坏水质;还有一些养殖户虾池没种草,温度高虾没有遮阳蜕壳的场所,易形成红虾,也不利于蜕壳,因此小龙虾的规格较小;养殖过程中小龙虾蜕壳是最为关键的,只有虾蜕壳了才能生长,经常养殖户会看到小龙虾蜕壳不遂,或是蜕了壳后就死了,亦或是被大虾给吃了;很多小龙虾养殖新手放苗时不清楚要放多少,有些养殖户也为了追求高产,把密度放得比较大,早期温度低,虾苗规格小问题不大,但后期虾逐渐长大,温度升高,吃食量也增大,因此容易把水体搞浑,夹草严重,也易缺氧;还有一个引起小龙虾急性死亡的是白斑病毒病,但是这种情况较少出现,也难以判断,更难以治疗。
小龙虾发病几大特征:
1.黑鳃:正常小龙虾的鳃丝是白色的,发病的虾鳃是黑色的,多半是细菌感染引起的。
2.断须:一般出现断须的小龙虾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弧菌感染。
3.空肠肠道分节:肠炎,消化不良或者没吃食引起。
4.肝脏发白:正常小龙虾的肝脏是金黄色的,发病虾的肝脏颜色变淡甚至发白。
5.活力差:发病虾四肢无力,活动力差,趴在草上不动。
预防措施:
1.定期改底、解毒、调水,分解底部残饵粪便,抑制细菌虫卵滋生。
2.定期补钙,促进小龙虾蜕壳,缩短蜕壳、硬壳时间,减少自相残杀。
3.控制好投喂量,不要投喂过高蛋白饲料,定期拌内服药物(维生素、乳酸菌和保肝护胆类的),提高虾的免疫力,提高抗病力。
4.4月底、5月初提前做好消毒工作。
5.维护好饲料,及时割草头。
6.起虾时注意尽量不要连续每天起,起三四天、停两天,地笼晒一下,尽量降低虾苗损伤程度。
7.有条件的定期换水,适当加深水位。
总之养虾一样也是先养水,水质是关键,小龙虾的生活环境好了,自然发病率要低一些,治疗的成功率要高一些。
为了不让悲剧重演,降低小龙虾发病和死亡率,从现在开始广大养殖户朋友们务必引起重视,提前做好各种预防措施,注重养殖过程中的各个细节,不要等小龙虾真正发病再想着去处理,那就为时已晚了。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24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