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土地一样,有肥有瘦。所谓水的肥度,就是水的肥瘦程度,主要以水中作为鱼类饵料的浮游生物的含量多寡而定。
浮游生物本身带有色泽,它在水中数量的多少又直接影响阳光在水中的穿透能力。
在池塘中养鱼时,由于是高密度养殖,池塘里的天然饵料远远不能满足鱼类的摄食需求,因此需要不断地投喂各种饲料,这些饲料不可能完全被鱼类摄食,那些没有被鱼类完全摄食的饲料就会沉积在水底。
此外,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鱼类的数量众多,它们的排泄物也很多,这些排泄物和未被摄食的饲料会腐烂,加上一些水草及其他水生生物的尸体等都会腐烂,就会诱使一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水体变肥。
因此可以说,在池塘中养鱼,肥水是这些鱼类必须接受的一个事实。
当然,由于这些养殖鱼类自身的食性等生物学特点不同,因此它们对水质肥瘦的要求也不同。
例如,草鱼、团头鲂、鳊鱼、青鱼、鲤鱼、鲫鱼等,尽管它们对肥水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从生长性能看,它们都要求较清瘦的水质,如果池塘水体较肥时,就会使鱼类容易患病。
其中,青鱼对肥水的适应能力比草鱼强;鲤鱼、鲫鱼对肥水的适应能力则比青鱼更强。
而鲢鱼、鳙鱼非常喜欢肥水,适应于浮游生物和腐屑多的肥水环境,其中,鳙鱼比鲢鱼有更强的耐肥力,它们都是典型的肥水鱼。
特别提示:
我们在发展池塘养殖时,就要考虑到这些因素,适当进行多品种混养,合理搭配鲢鱼、鳙鱼等肥水鱼,尽可能控制水体的肥瘦度。
水是否肥起来一个关键直观指标就是水体透明度:
水的透明度就是阳光在水中的穿透程度。透明度的大小,是由水中浮游生物和泥沙等微细颗粒物质的含量所决定的。
一般地说:夏、秋两季,浮游生物繁殖快,水体透明度低;冬、春两季,浮游生物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沉入水底,水体透明度高;
刮风下雨天气,水中有波浪、泥沙随水流带入水体或底泥上泛时,透明度低;无风晴朗天气,水面平衡,水中透明度就高。
而在一定的季节内和水中泥沙等颗粒物不多的情况下,水体的透明度又主要取决于水中浮游生物的含量。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透明度直接反映了池塘水体的肥瘦程度。
特别提示:
在精养鱼池中,可根据透明度及日变化和上、下风的变化来判断池塘水质的优劣。
如肥水池透明度一般在25~40厘米,其日变化和上、下风变化大,表明水中溶解氧条件适中,鱼类易消化的藻类多。
透明度过大,表明水中浮游生物量少,水质清瘦,有利于非滤食性鱼类的生长,但不利于滤食性鱼类的生长;
透明度过小,表明水中有机物过多,池水耗氧因子过多,上下水层的水温和溶解氧差距大,水质容易恶化。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146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