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海南特色出口创汇水产品之一,罗非鱼在海南有着天然优越的生长空间,出口量占海南省出口水海产品的八成以上,年出口量约占全国总量三成。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国际航线暂停影响,海南罗非鱼出口面临不利形势。海口海关精准施策,支持辖区罗非鱼养殖及加工企业复工复产。
3月2日,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据统计,2020年,海南省出口罗非鱼14.5万吨、货值22.5亿元,同比增长16.2%和7.2%。在疫情影响下,去年全年,海口海关在支持水产品出口中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享有罗非鱼之乡的美誉、荣获国家级出口罗非鱼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海南文昌的罗非鱼可谓名声在外。
“我们文昌地区罗非鱼养殖产品九成以上供应出口加工,辖区出口养殖备案基地312家、13.2万亩,占海南省的四分之三以上,年产量26.4万吨,文昌养殖的罗非鱼九成以上供应出口加工,从‘养殖-加工-出口’有着完整的产业链。”文昌海关相关人士说。
但受疫情影响,仅仅去年一季度的供货量就减少了10%以上。海南勤富食品有限公司就是文昌海关辖区内最大的罗非鱼加工企业,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国外不少客户要求缓发货甚至停止发货,出口订单减少两成左右,国外客户临时撤单的情况时有发生,公司的生产秩序受到影响。”外贸部经理陈泽伟说。
帮扶企业复工复产成为去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文昌海关对相关企业实行优先审单、优先查验、提供预约加班、预约视频远程监装等服务举措;优化监管流程,对出口水产品实行“边检边放”,大大缩短货物通关时间,实现货物“零滞留”。
推行“互联网+海关”在线办理行政审批相关业务,2020年以来共办理111家养殖基地的备案及换证,面积达3.4万亩。完成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668批次,占关区总批次的63.3%。在做好防控措施基础上,将监管现场从开放口岸前移至鱼苗养殖区域,做到“边检边放”。
2020年,在很多外贸企业生存空间受到很大影响、外贸出口量直线下降的情况下。文昌地区出口货物呈逆势增长势头。“去年以来共出口冻罗非鱼827批次、16915吨、374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1%、26%和18%,这主要得益于文昌海关给予我们企业的帮扶。”说起这些,海南勤富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勤富心中颇有感慨。
强化出口水产品监管
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海口海关对包括罗非鱼在内的出口水产品企业推行“一企一策”,及时推出证书作业“零延时”措施,申请修改证书的企业提供保函后即可在退回原版证书的同时出具新证书,在疫情期间避免因国际航班取消导致清关材料往返寄送影响通关的问题,缩短货物滞港时间。
此外,海口海关还多渠道对辖区重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了解企业实际困难和需求,对出口水产品通关监管措施进行研究和风险分析,在做好防控措施基础上,创新出口水产品“边检边放”新模式:对水产品出口施行“边检边放”临时通关措施,即命中抽样送检的出口水产品,可依企业申请,在企业承诺主动召回检出不合格产品的前提下实施抽样后即放行。
“实施‘边检边放’后,被命中抽样产品的等待实验室检测时间从原需的10天缩减为零,实现申报当天放行。”海口海关相关负责人说。“疫情防控期间,出口国对水产品检测时间普遍增长,海外订单对物流和通关时效要求更高,‘边检边放’有助于提升疫情期间出口水产品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支持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出口数量有了、货值稳步提升了。如何让作为海南出口水产品重中之重的罗非鱼产业做大做强?这又成了海口海关关注的问题。
“海南罗非鱼产品是我们很有竞争力的优势产品,但目前,海南罗非鱼产业整体上比较散,很多还是贴牌,在国际上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在国外高端市场份额还不够。”海口海关关长施宗伟说。
去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施宗伟围绕提升我国特色水产品罗非鱼产业竞争力等方面递交提案,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等部委的高度重视。
如何进一步提升海南产罗非鱼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国际定价权?如何通过生产技术优势提高罗非鱼的价值量、真正提升海南罗非鱼的产业链,成为海南罗非鱼以更高姿态飞身海外的重要考量因素。
施宗伟介绍,下一步,海口海关将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新形势,聚力“六稳”“六保”,在统筹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和外贸稳增长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为海南水产品出口企业把好关、服好务,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140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