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广[ 作者简介:董文广(1995-),山东泰安人,从事渔业资源与环境相关领域研究]
琴鱼是生活在泾县琴溪河中的虾虎鱼,琴溪河河水清澈,含氧量丰富,琴鱼在10~28度的水温环境中均可正常生殖。体长小于1cm的虾虎鱼主要摄食一些浮游生物体长1~3cm的琴鱼主要摄食水生昆虫,而体长3cm以上的较大个体以有机碎屑以及各种浮游动物和小鱼苗以及水生昆虫为食[1]。章星明[2]对琴鱼食性的研究表明,琴鱼的成鱼主要摄食底栖的无脊椎动物以及小鱼和同类个体,幼鱼主要摄食桡足类、线虫、摇蚊幼虫、轮虫以及黄藻和硅藻。
 
根据研究显示琴鱼的平均怀卵量为1755粒,琴鱼的怀卵量与琴鱼的体重和体长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在一定的体长范围内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琴鱼主要的繁殖季节为4-6月,甚至在8月仍然有少量的产卵现象的出现,琴鱼主要将卵产在瓦砾、石缝、贝类或洞穴内[2]。
 
目前对于琴鱼的食用研究较多,每年的农历三月是琴鱼的主要上市季节,当地渔民于琴溪河中捕获琴鱼,再用盐水煮,加入茶叶,茴香、白糖烘干。琴鱼做成的干制品可以一连存储数月而不变色。琴鱼的干制品正是琴鱼茶,在唐朝时,琴鱼茶就已经作为贡品。取几个琴鱼茶放入杯中,加入开水冲泡,而琴鱼茶经过水的冲泡在水中翻腾,如同活鱼一般在水中游动,泡好的琴鱼茶,茶清香沁人心脾,品完茶水再将琴鱼干吞入口中慢慢咀嚼,鲜嫩味美,回味无穷。除了用于泡茶外,琴鱼干还被用来做汤,熬制的汤汁鲜美爽口,实乃上佳食材[3]。琴鱼肉质鲜香,富含蛋白质、钙、铁、磷、维生素B以及脂肪等营养物质。琴鱼除饮茶、煲汤外,还可以做下酒的冷盘以及做菜食用,而“琴鱼鸡丝”作为一道宣州名菜被编入《安徽风味菜肴》,以琴鱼为主料辅以鸡丝,经翻炒装盘,味美滋嫩[4]。清朝时期,琴鱼一度成为馈赠亲朋的珍品,古代历朝历代均有诗人对琴鱼写诗作词[5]。
 
在安徽泾县的琴鱼名字由来同样与一位名人有关,根据《泾县县志》记载,琴高在溪边炼丹,将炼丹后的药渣倒入溪中,药渣化为小鱼,得名琴鱼,而溪流被后人称为琴溪。正是因这条琴溪,子陵吻虾虎鱼又被称作琴鱼[6]。
 
 
参考文献:
[1] 凌明亮, 张霞. 琴鱼的生物学特性及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J]. 水生态学杂志, 2005, 25(1):30-31.
[2] 章星明, 范美桂. 琴鱼个体生殖力及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J]. 科学养鱼, 2012(2):50-51.
[3] 邢汀臣. 动物茶叶――琴鱼茶[J]. 森林与人类, 2001(5):45-45.
[4] 曾再新,曾宏健.泾县琴鱼[J].中国土特产,2000(05):37.
[5] 王赛时. 中国古代珍稀鱼类食用历史考察[J]. 饮食文化研究, 2005(1):27-43.
[6] 蓝勇辉. 严子陵钓台故事的流变及其文化意蕴[J]. 天中学刊, 2015, 30(4):22-25.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140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