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千年鱼养殖场(鱼米香家庭农场)场主朱银洪像往常一样,来到位于古山镇前坑村的承包田,金灿灿的稻谷正待开镰,就在十来天前,稻田里套养的泥鳅提前进行了捕捉,又肥又鲜嫩,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而且卖了个好价钱!朱银洪看着翻滚的稻浪,欣喜地告诉记者,这些年在市水务局等部门专家指导下,稻田套养泥鳅,收益比单纯种稻谷高了好几倍。
多部门联合,力推稻田养鱼模式
朱银洪的养殖场自2012年开展稻田养鱼模式以来,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金华市水产站,市委市政府携同市府办、水务、财政、古山镇政府等部门单位领导专门进村走访、调研稻田养鱼项目情况,并在前坑村稻田养鱼现场开了个座谈会,肯定了稻田养鱼模式是农业生态绿色高效的项目,能够节省化肥农药使用量,提升稻米质量品位。
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惠农政策扶持下,市水务局渔政管理站多次组织全市从事渔业生产的业主参加养殖技术提升培训,朱银洪参加了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开展的1~4期培训班学习,于2014年在萧山海洋学院领到了水产养殖培训的结业证书。今年6月,他还参加了市水务局组织的现场观摩培训活动,前往外地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套养模式。目的就是恢复生态种养,确保稻米与泥鳅品质安全,真正达到生态大米的质量绿色认证、泥鳅有机认证的标准。
“政府倡导的这一种养模式真好,稻田有水时,一旦出现稻飞虱,泥鳅还会跃出水面捕食呢!我家的稻田没有卷叶虫、钻心虫,农业专家也感到惊奇,我们准备申报无公害水产品和无公害稻谷。”朱银洪说,稻田套养的模式有效地提高了稻田的综合利用率,鼓起了种植户的“钱袋子”,生态无污染也确保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近两年,原本在企业上班的朱银洪的儿子朱之正也回家从事种养殖工作。
 敢于尝试,“稻鳅混养”走出致富路
通过稻田养鱼生产模式,可节省土地资源,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效益,亩产优质稻谷650公斤以上,亩投放泥鳅苗100公斤,年底可收获成品泥q亩产200公斤以上,两项合计亩产值万元以上,达到了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了稻米产出的优质高品位,有机质多了稻米口感自然好了,营养也就丰富了,这是高效生态农业较理想的一种生产模式,值得推广。
“粗略估计,上一年投入到每亩水稻田的50公斤泥鳅苗重量上已翻了一倍,仅这一项,试验套养的其中近百亩稻田就能增产0.7万多公斤的泥鳅。”尽管朱银洪的泥鳅如此高产,但不愁销路,每公斤零售价70元,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他准备来年扩大套养规模。2016年,永康市水务局专门发放给他稻田养泥鳅工程补贴6万元,助其添置防鸟网、防偷盗围栏、进场道路建设和田坎整理等。
“高效益的套养种植使跟风的人越来越多,不过真正想要投入精力还需规范操作,得到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才行。”朱银洪提醒。
朱银洪目前的种植基地为1000多亩,复种面积约1600亩,加上混养一些水产品,实现了一田多用的超高效益。2015年12月,朱银洪的养殖场被市水务渔政管理部门推荐参加上海海洋大学主办的农业部长三角地区稻田养鱼评选,荣获稻田养鱼绿色生态企业奖,大米质量口感银渔奖。此后,中国科技网以及多家媒体也对其进行报道。朱银洪还注册了“千年鱼”商标,如今,周边县市的群众也纷纷慕名前来购买。
一个金点子,农闲田养起了草鱼
“这些年来,市水务局、渔政管理站一直给予很多的关注与指导,送政策送技术,在如何增效增收方面不时帮忙出点子。”朱银洪说,有时一个好点子往往就是一项增收门路呢!
那是2015年,省海洋渔业局专家在市水务局、渔政管理站负责人陪同下,特地来到鱼米香家庭农场调研。当时省海洋渔业局专家在充分肯定稻田套养模式时指出,等水稻成熟收割后还可以灌水引养草鱼。那刚收割新鲜的稻秆还有稻茬新抽出来的稻秧就是草鱼最好的饲料。
好主意!朱银洪很快付诸尝试。等割完稻谷,就注水入田80厘米高,把秋冬农闲田充分利用起来养草鱼。从12月到次年3月,不用投饲,每尾草鱼可以重0.5公斤!稻草无需处理,成了草鱼的饲料,稻田也不用翻耕,省却了许多的劳力费用,一举多得。
朱银洪在相关部门指导帮助下成功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立体种植套养之路。多次前往现场指导的市渔政管理站站长胡响明说,我市可用于养殖的鱼塘区域面积少,如何让有限的养殖空间实现效益最大化?只能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实施质量兴农、质量兴渔战略。只有朝着生态高效方向发展,我们的田野、我们的鱼塘才能永远充满希望。
作者:章芳敏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138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