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情预测
1.淡水鱼类:易发生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等细菌性疾病,重点关注淡水鱼类主养区。
2.海水鱼类:鲆鲽类易感染肠炎病,重点关注沿海鲆鲽鱼类主养区。
3.对虾类:易发生对虾早期死亡综合征(EMS),重点关注南美白对虾主养区。
二、防治措施
1. 淡水鱼类的细菌性疾病。养殖前,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做好敌害生物消杀工作。养殖期,定期做好水质消毒工作,抑制病原滋生。日常管理中掌握好投饲量,防止残饵过多影响水质诱发疾病,杜绝投喂变质饲料。
发病时,应适当减少投喂量,并及时开展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科学选用治疗药物。烂鳃病可选用含氯制剂环境消毒,氟苯尼考粉等国标渔药内服治疗;肠炎病和赤皮病可选用国标渔药甲砜霉素粉等治疗;肠炎病可选用氟苯尼考粉、大蒜素等国标渔药内服治疗。
2.鲆鲽鱼类的肠炎病。应坚持“以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尽量使用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并严格控制投饵量与养殖密度。利用地下卤水或地下卤水混合自然海水养殖时还要注意盐度变化。发生肠炎病时,可用药浴处理,严格控制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频率。
3.对虾早期死亡综合征(EMS)。购买对虾苗种时应注意苗种检疫,从源头上进行预防。要采取定期换水、适时增氧、施用微生态制剂和底质改良剂等措施,加强水质调控,以降低对虾早期死亡综合征发生几率。要定期检测养殖水体中弧菌数量,严格控制饲料投喂量,天气和理化指标异常时应停止投喂或减量投喂。
来源:山东省渔业发展和资源养护总站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v0062.cn/archives/105885.html